王维舟没有多言,只是沿著灌溉水渠骑马逛了一圈,深深看了陈昭一眼,留下一句:“做的不错”就打道回府了。

待王维舟走后,宋问之感慨道:“王景略倒也是位磊落坦荡君子,只可惜跟了王维舟。”

而陈昭却是面露思索,这王维舟改了性子了?今天虽然还是用鼻孔看人,但是却对这次的兴修水利难得肯定了一回。

一回到使府,吴行鲁就把陈昭唤了去,递给陈昭一份公文。

如今兴修水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陈昭帮吴行鲁起草了一份奏章上报了朝廷,得到了政事堂宰相的认可,再加上监军使杨復光也上奏皇帝,说了讚美之词。

朝廷特意下发了嘉奖公文。

陈昭拿过公文一看,只见讚美之词溢於言表,但是都是口头嘉奖,没有实质性的內容。

只见吴行鲁又递过来一封卢耽的书信,陈昭这才明白,卢耽在朝廷为吴行鲁、陈昭、宋问之请功,却被韦保衡酸言酸语拒掉了。

说什么此时论功尚早,等到秋收时候,上缴税粮超越往年再行嘉奖不迟。

呵呵,水利灌溉之下,今年田亩增收已成既定事实,只不过早一点晚一点罢了。

让韦保衡如此酸言酸语的原因不只是兴修水利建功,更多的是黄景復提出清扫僚人的方略迟迟没有动静。

哪有那么快,即便是清扫僚人,也需要调度大军,隨行的民夫劳力更是必不可少,如今农忙季节,黄景復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强行徵调民夫,激发民变,即便是南詔入侵也是选在秋收之后。

等到秋收,税粮收上来,韦保衡也没有理由挡住卢耽的请功,那时候,黄景復恐怕还在深山里和僚人部族躲猫猫呢。

这下子,黄景復和王维舟那边压力就大嘍,吴行鲁幸灾乐祸地说道。

西川兴修水利这么大的事情,韦保衡居然事先都不知道,等到知道的时候,已成定局,王维舟恐怕少不得要吃瓜落了。

还有黄景復,韦保衡已经连发数道书信,不顾农时,要求黄景復赶紧开展对僚人部族的清扫,黄景復这下要头疼了。

用兵之忌,莫甚於遥制中权,千里掣肘。

要是黄景復真的听了韦保衡的命令,仓促进兵,恐怕要大败而归。

到时候无过便是有功,吴行鲁可以躺贏登上节度使之位。

韦保衡这是病急乱投医,走了一步臭棋啊。

陈昭只能一笑了之,兴修水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兴修完水利之后,將有上千万亩的荒地具备开垦条件,若是这些荒地开垦成功,按照一户一百亩地来算,西川还可以再养活十万户家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