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凌也是不得志的读书人,他需要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陈昭给了他,至於说苏子凌是否会背叛他,陈昭也不知道,只能冒险赌一下,幸好他赌对了。

对於宋问之和杨庆復,陈昭並不敢轻易交底。

宋问之是疏阔君子,虽然与陈昭情同手足,但卢耽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定不会隱瞒卢耽,若是卢耽知道了东仓的底细,陈昭將受制於卢耽。

而杨庆復官职本就比陈昭高,陈昭可以掌控苏子凌,但掌控不了杨庆復,只有当陈昭彻底掌握西川的兵马,有足够实力后才会和杨庆復交底。

这次將钢铁產量告诉他们虽然会引起他们起疑,但是產量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內,不会引起上层人物的关注。

“如果说秘密的话,倒是还有一个,那就是水泥。”

“水泥?”

“杨防御使可还记得南詔军为何冲不破东仓的围墙?”

“是啊,东仓的围墙连衝车都冲不开,难道就是这水泥的作用?”

“正是,东仓的围墙用细铁柱加上水泥重新浇筑,浇筑完成后极为坚固,明远称之为钢筋混凝土。”苏子凌帮陈昭回答了杨庆復。

“那成都城是否可以重新加固?”

“自然是可以,而且用水泥浇筑省去了大量民夫劳力,速度极快,与其加固城墙,不如直接扩建城池。”

“好啦,事情一项一项来,先把水利修好,再说其他。”

几日后,卢耽的回信寄到成都,朝堂之上,韦保衡丝毫没有提及兴修水利之事,让卢耽的一番准备都做了无用功。

怎么会?双方现在明爭暗斗,王维舟难道没有將此方略上报韦保衡?

陈昭机关算尽,却是没想到,这般宏大的水利工程,造福西川之举居然在理想抱负层面,让王维舟都为之动容。

自己拋出去一份明显无法完成的方略,本想引诱韦保衡对此攻訐,然后卢耽为陈昭担保,最终实现之后,狠狠地打韦保衡的脸。

没想到就这么泡汤了,不过陈昭也不纠结,既然没了阻力,按照方略执行即可。

宋问之在之前的唐与南詔大战中,未能建功,此时陈昭提出这一方略便是给宋问之送了一份巨大的功劳。

一切按照陈昭的方略进行,此次动用的成都的守军,属於军事行动,並不需要告知他人,所以只有吴行鲁、杨庆復、宋问之、陈昭和杜寒山知晓。

但这一切都瞒不过王维舟的眼睛,当他看到陈昭的法子,没有动用一名民夫,而且工程进度极快,也不由得大为震撼。

按照王维舟的测算,西川总共有一千五百万亩田地,其中有一半是水田,经过这次兴修水利后,水田的规模將扩大到一千万亩。

而且原本的荒地,只要放水淹一淹,板结难以开垦的硬土就会变得鬆软,大大降低了开垦的难度,等到开荒完成,整个西川的耕地將达到两千五百万亩,其中水田將扩增到两千万亩。

等到明年,西川的粮食產量將会是原本產量的两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