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锹?明远,一万多將士,得要一万多把铁锹,相当於每名士兵配一把长枪了,西川有那么多铁器吗?”
“子陵,给明詰说说,咱们东仓现在有多少铁锭。”
“宋判官,东仓两个月已经產出了三万斤铁锭,只要原料充足,每个月產出两万斤铁锭绰绰有余。”
“两万斤???一年就是二十四万斤,明远你可別嚇我,朝廷一年的铁供才两百万斤,以往西川一年的铁供也就只有十万斤。”
这还是陈昭让苏子凌往小了说。
“明詰兄若是不信,待会可以和子陵去库房看看。”
“不是不信,只是一时间难以接受罢了,此事留后是否知道?”
“不知,大战刚刚结束,还没来的及匯报,不过如何在一年內兴修水利,我已经去信给了卢相。”
“先是火药、再是铁供,明远,你这东仓之內还有多少事情是我不知道的?”
宋问之架空了王维舟,自己又何尝不是架空了宋问之。
匹夫无罪,怀璧有罪的道理陈昭如何不知,无论是火药还是铁供,陈昭谁都没有告诉,如今东仓、织造院和將作院都在陈昭的管辖之下。
除了陈昭和苏子凌,就连將作院的大匠都不知道具体的铁供和火药產量,这些直接影响到西川整体军事水平的產物,只有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才是王道。
他给卢耽和吴行鲁匯报的只有蜀锦织造数量,如今所有关於布帛的赋税都已经换成了蚕丝,不再是成品布帛,减轻了百姓的织造负担,同时底层胥吏贪墨蚕丝也毫无用处,降低了胥吏对底层百姓的盘剥。
而炼铁的民夫都已经换成了当初押运军需的周至等人,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具体的钢铁產量。
杨庆復和宋问之深深地看了一眼陈昭,他们感觉陈昭手段层出不穷,现在告诉他们的只是表面,暗地里还藏著更多秘密。
苏子凌看著杨庆復和宋问之的表情,和他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一样,他比宋问之和杨庆復知道的还要多。
如果放开產能,仅仅是东仓,一年便可生產两百万斤的铁锭,这相当於整个唐朝的產量。
若是西川拥有如此多的钢铁,能生產出多少套甲冑,多少把陌刀,装备多少甲士,这將是多么强大的一股力量。
最让他恐惧的是陈昭將这一切全都隱瞒不说,告诉別人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苏子凌既恐惧,又兴奋。
恐惧的是这一切若是被朝廷知道,他们都將死无葬身之地,毕竟私藏甲冑已经是死罪,何况他们隱瞒了如此巨大的钢铁產量。
兴奋的是,陈昭所图谋之事极大,跟著陈昭,他能达到的地位难以想像。
至於说忠君爱国?天下那么多的藩镇割据,那么多的叛乱,早就没有那么多的忠臣了,只是看谁的拳头大,这么大的钢铁產量,陈昭的拳头该有多大?
对於苏子凌,陈昭也是没有办法的冒险之举,他手下没人,总要有亲信帮他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