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杨庆復拉著陈昭说道:“明远,舅舅认为三千兵员太少了,要不你帮我训练一万兵员如何?”

“什么?一万兵员,你之前不是说三千的吗?”陈昭被嚇得跳了起来。

杨庆復只恨自己当时草率,他对陈昭的作训之法持怀疑態度,所以打算优中选优,选拔精锐士卒,即便陈昭作训之法无用,也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可如今见到陈昭作训之法的效果后,陈昭在他眼中就是一个大號的爆兵机器,只要是过得去的青壮,都能在陈昭手中脱胎换骨,成为精锐。

他杨庆復可不是竇滂,要是他手里有一万东仓守军这样的精锐,哪里还要什么朝廷援军。

试问,哪个藩镇不想將陈昭这样的宝贝抢过去,难怪吴行鲁要向使君討要陈昭,在识人之明上,自己確实不如吴行鲁,难怪同为刺史,使君对他委以重任,自己只能前线作战了。

“不行不行,训练三千士兵已经占据自己全部时间,训练一万士兵,一个月內怎么都完成不了,除非......”

“除非什么?只要明远你说,舅舅全都答应。”

杨庆復一口一个舅舅自居,占足了辈分便宜,听得陈昭无可奈何。“一万士卒,仅凭我一人训练必定来不及,除非,让东仓守军一起训练,一人训练一百人,方可在一个月內训练完成。而且此事须得使君同意才行。”

没问题,舅舅这就去找使君,就这么说定了,杨庆復起身就风风火火地赶往使府。

待杨庆復走后,陈昭嘴角扯出一股高升莫测的微笑,东仓守军这一百人(阵亡的將士补齐),每人训练一百人,那这一万人以后听谁的可就不一定了。

这样陈昭即便没有担任任何军中职务,但是他的影响力也可以直达军队基层,部队老班长的影响力可不是闹著玩的。

卢耽的批覆很快便被杨庆復求来,原先精挑细选的精锐士卒,条件放宽后,也很快募集完成。

主要是川蜀富庶安定,大量的流民都会选择来川蜀逃难,一万士卒在条件不算严苛的基础上不算太难,只是身体素质不算很高。

这一万人的吃穿用度在卢耽准许下,直接从东仓拨付,不过陈昭並不是那剋扣將士钱粮补给之人,只要好好吃几顿,多多將养,自然可以將身体补回来。

对陈昭自己而言,训练三千人需要他亲力亲为,可训练一万人,有东仓守军帮助,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反倒更显得轻鬆一些。

原本东仓守军全部训练內容以及陈昭独创的训练风格都被当做传统,被东仓守军用在了新兵身上,给新兵整得苦不堪言,但士气却是越发嗷嗷叫,让一旁偷师的杨庆復兴奋不已。

新兵训练不过七天,已经初见成效,杨庆復和陈昭都稍稍鬆了一口气,有这一万士兵在,即便南詔此刻攻到城下,也有点底气了。

陈昭刚说完,便看到一骑策马而来,来人陈昭刚好认识,正是王景略,上元节灯会前三之一,可他仕途不顺,杜寒山已经是隨使,稍立功勋便可以获取官身,苏子凌已经是东仓仓佐,虽是胥吏,可一旦陈昭迁官,那他有极大的可能接住东仓仓督的位置,顺带获得官身。

只有王景略还在驱使官位置上苦苦挣扎。

平日在州县官员面前,他王景略虽然是胥吏,但毕竟在使府任职,自然也要摆出上官的架子,可在陈昭面前,王景略可不敢拿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