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再做一篇如此传世之作,兵马使便能还在下清白。不知兵马使此言可否当真?”
郭琪斜眼一瞥,不屑说道:“自是当真。”他根本不信陈昭能做到。
“好,刚刚昭看到远方灯火明亮,联想到家中俏丽婢女此刻恐怕就在那灯火阑珊处游玩,心中有感,有词作一篇,还请诸位品鑑。
『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眾里寻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知此作如何,还请兵马使点评,看能否够得上传世佳作?”
陈昭的话语分明,字字落入郭琪耳中,郭琪虽然不通诗文,但只是看在场眾人的神情,便已经知道此作不凡。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眼见郭琪不语,陈昭继续说道:“怎么,兵马使不说话难道是认为这一首也是陈某找人捉刀代笔的?那不妨请在场的各位官员一同点评点评吧。”
陈昭说完不等郭琪开口便对著场中朗声道:“在座诸位,陈某这首《青玉案元夕》不知能否算得上传世佳作,能否证明我陈昭的清白,还请大家一起评判评判。”
陈昭一边说,一边目光如炬地盯著场中一处,那里正是成都府防御使王昼所在的位置,“王防御使,你说说看,陈某此篇可否算得上传世佳作?”
王昼听到陈昭的话,感觉如刺在背,虽然他一介武夫,不懂品评诗词,但他投靠卢耽的事情不可能瞒过郭琪,现在若是不坚定地站在卢耽这边,日后恐怕会被两边同时针对,思虑至此,脑海中瞬间有了决断,站起身朗声说道:
“某是个粗人,但听明远这首词作,便觉得情怀高远,韵味悠长,堪称传世佳作,明远连续两篇传世佳作,恐怕无人可为之代笔,足可证明明远的清白。”
问完王昼,陈昭又站到王维舟面前,“王判官,你也请点评点评,陈某这篇可否算得上传世佳作?”
王维舟脸色铁青,他没想到陈昭会贴脸问他,若是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说这篇诗词不好,那他便会被绑在这首词上,这首词有多好,那他王维舟便会被骂得有多惨。
若是认可了这首诗词,那便是被迫站在郭琪的对立面,这又是他不想看到的。
两相权衡下,他还是认为得罪郭琪更好点。
欲破群体,先分其势;欲破沉默,先击其心。
果然,当看到王维舟和王昼这两位公开支持了陈昭,不断有官员顶不住压力站出来支持陈昭,不支持的也都表示沉默,没有人胆敢反驳。
“兵马使,不知在眾位同僚的意见面前,你的一家之言又算不算数呢?”
这明明是刚刚郭琪回懟宋问之的话,此刻被陈昭还了回去,听得宋问之畅快不已,反观郭琪,则是面色皴黑。
卢耽心中更是舒爽,看向陈昭的目光中带著欣喜。
今晚陈昭先是用一篇传世佳作,破解了郭琪收揽人心的打算,其次陈昭诗开二度,用绝强的才学逼迫西川的官员站队,打破了郭琪一家独大的局面。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卢耽这位西川路上最大的老板开始出场收拾残局,
“好了,诗词歌赋本是高雅之事,切莫因此伤了和气,明远你只是老夫隨使,岂能对兵马使如此狂悖无力。
不过你才华高绝,隨使一职倒是屈才了,便依方才老夫之言,和泊远(王维舟的字)联名向朝廷为你討个九品官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