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应该在那不勒斯担任过使节,不过那只是在西西里的小岛上,反而是缪拉当时在那不勒斯。这样并不能够称为经验,不过我还知道个比您的例子更糟糕的。问题大概就在于,东印度公司的意见,和我们的前外交大臣,在愚蠢层面是高度一致的。”

阿美士德听了以后,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索洛维约夫是拿破仑没血缘的“继”外甥,过去对于他的认识,多半来自于他个人对东方学的特殊爱好,以及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人和业余发明家。

对于外交这个层面,阿美士德是没想到,他能够如此成功。

“您有些惊讶,勋爵。”

“确实如此,您过去一直都是以军人的形象出现的。”

“但我也担任过在巴黎和斯德哥尔摩的武官,临时担任过在维也纳的大使,以及前往厄尔巴岛的使节。虽然都是临时工作,不过也能让人发现,外交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阿美士德也听说过一些传闻,比如说塔列朗先生能在索洛维约夫身上感觉到同类的气息。

“也包括通商么?”

“中国的皇帝不比莫卧儿的沙阿,两个ash中国的皇帝要讲究威严,还有在领土方面是非常严肃的。不管是一个中国皇帝还是鞑靼皇帝在那个位置,当然了”

索洛维约夫其实是个明黑,因为只有明朝的领地从朱老四以后一直在缩水。

连宋徽宗都在河湟弄出来点活,唐朝更是把自己弄得跟个红巨星似的,只有明朝一直在缩水,最后在咒水之难,南明彻底完蛋。

“您还要说什么?”

“礼仪问题,在中国是个重点。我也是费了很多口舌,这才让中国皇帝理解了我们的意图。像是莫卧儿沙阿,或者东南亚的某个苏丹或者国王,从他们手上购买一块土地是很容易的,可是在中国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哪怕是在澳门,葡萄牙人也要服从中国地方官员的安排,才能够有一块‘租借地’。用通常对于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办法,在那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您这一次出使失败的根源,其中的几个重要条件,对于中国皇帝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那么您呢?”

“在我国皇上正式批准之前,我不会透露条约,此事仅仅在中国皇帝那里,以诏书由理藩院公布,率先传达到恰克图的口岸。”

至于恰克图那边,负责接收消息的还是斯佩兰斯基的手下。

索洛维约夫把重要的文件都放在船上,还特意安排了近卫军中最可靠的士兵把守,英国人自然也没有机会偷文件。

但人家就是能签贸易协定,能在广州通商,这是公开消息,荷兰人已经作为喇叭,把相关内容都往欧洲传递。

这也意味着商机,里面还带着给荷兰人在广州贸易份额的优待,见钱眼开的荷兰人自然也是心满意足。

唯一受到伤害的,还是英国人自己。

但也不可能说服他们来放下这份带英帝国的傲慢,索洛维约夫也知道,和他们说什么没有用。

他也不知道,阿美士德在几年后将要担任印度总督,并且对缅甸动兵。

缅甸本身,在这个问题上并不重要,清朝只会给英国在广州开放贸易。

拥有最大的份额,但是却不能形成正式的通商章程,算是英国外交当中的一次巨大失败,前所未有的失败。

马嘎尔尼好歹还见到了乾隆,和大人还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阿美士德知道对方应该是得到了很多优惠,这样也把他衬托的更为失败。

不过在索洛维约夫看来,英国内阁这次出使的时候,好歹放了个口,表示主要目的是完成出使目标。

当初恰尔托雷斯基干的事情,戈洛夫金就把事情给搞砸了。

一个俄国的特命全权大使,连俄语都不会说,在彼得堡的宫廷里一般只说法语。

虽然他是老斯特罗加诺夫伯爵的门徒,又是小萨尔特科夫亲王的岳父,索洛维约夫还是会说话不太客气。

阿美士德要是在俄国当大使,大概索洛维约夫就不用再跑一次亚洲。

但他在英国,有东印度公司的猪队友,就难免会失败。

而在另外一边,小斯当东正在和昭梿谈话。

不想清朝的一位亲王会作为出使欧洲的使者,小斯当东是有些好奇的。

虽说昭梿还能不失礼貌的提起英国人的两次出使,尤其是上一次。

但随行的官员,多半都知道嘉庆皇帝的明诏,他们对于小斯当东还是不太欢迎的。

只不过,这样也主要是出于当中的误会。

小斯当东也知道,自己返回中国,应该会比较困难。

以后英国和清朝之间的贸易,还会多出来俄国这么个对手。

俄国人虽然看着憨厚,但是也有像是索洛维约夫这样腹黑的选手。

更何况他是个中国通,居然出人意料的完成了欧洲各国几次出使,都没有完成的目标。

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了荷兰人被英国人坑没了宁波口岸,荷兰人在竞争中比不过英国人,自然也会出事。

而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主要领导,他们甚至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甚至于清朝官员这边,还要依靠着法国翻译和传教士,和英国人进行沟通。

最后也只有阿美士德勋爵本人、小斯当东以及一些殖民地官员可以和清朝使团交流。

不过也就是打个哈哈,最后什么都没有实现。

但清朝的官员要前往欧洲这件事情,既然索洛维约夫的舰队到了印度,自然也就要传播到欧洲去。

对于英国殖民地当局的招待,昭梿也表示满意,甚至回头还不忘提到,希望下一次英国使者再来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天朝上国的礼仪制度。

“这是什么意思呢?”

阿美士德问道索洛维约夫,索洛维约夫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讲。

他说法语,还带有法国南方的口音,而且说话还有些快。

不过翻译还是能够抓住重点的,索洛维约夫这里讲到的,就是中国从3000年前的殷商就很重视礼仪,会祭祀鬼神天地,到了周朝更是礼乐文明。

礼仪是很重要的,而且“来而不往非礼也”一直延续到当代,正是因为八国使团尊重清朝的礼仪,这才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

而且,在中国,很多事情都还是要按照中国人的规矩来办。

甚至索洛维约夫还不忘提到,雍正年间到达俄国的清朝使团,人家也是很尊重当时的安娜女皇,按照中国的礼仪下拜。

虽然一个字儿都没骂出来,但还是体现出来了,在场的只有英国人是蛮夷。

连印度人,他们过去到中国做生意的时候,都懂得这个道理。

最后,也只有英国人自己在风中凌乱了。(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