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还没有刻意强调,但他已经说明了英国人的傲慢。

虽然英国方面大概率是心理层面过不去的,但他们也得接受。

只不过昭梿对于洋人,还是很有些兴趣的,索洛维约夫算是让他大开眼界。

甚至不是索洛维约夫对于汉学的兴趣,而是他提到的欧洲各国如今的情况。

至于印度这里,也是令昭梿大开眼界。

索洛维约夫在阮元处,核实了一个传言,那就是伍秉鉴和东印度公司的关系。

潘家干这行,作为总商也多少有点抵触,就是在于洋人总是想要不合规矩办事。

虽说抽鸦片这种玩意儿,是从东南沿海引入的,但原料大多来自印度。

至于英国人在孟加拉种罂粟,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也搞的经济结构单一。

本来肥沃富饶的土地,如今不能种上粮食,倒是一直在种别的玩意儿。

这些东西,就用来毒害世界人民。

以后回旋镖英国人会吃到的,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招待会也就此结束,索洛维约夫一行在加尔各答只是短暂停留,做过了补给以后,就继续起程。

印度的环境也就是那样,昭梿在索洛维约夫的船上,倒是没少了解到具体的事情。

像是法国过去和英国在印度的争霸,莫卧儿帝国的崛起和衰落,还有就是如今马拉塔和英国的战争。

但比较让昭梿震惊的,还是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政策。

“英夷不救灾?”

“不救。”

“这样等人饿死于途?”

“就是如此。”

“如此缺德,还能统治一方?”

“连爱尔兰都是这样,王爷可以想见,英夷残暴,就是桀纣复生、幽王在世、始皇复出,相较之下,都是仁君。”

这个评价,那是非常低了。

甚至前提是,索洛维约夫说这话的时候,还没有以后维多利亚女皇的事情。

一个糟糕的时代,人为制造的饥荒,这个kpi把泡菜叫来都赶不上。

然而英国人呢,除了殖民地碎了一地,这些大缺大德的事情,也没有遭遇到什么应有的惩罚。

舰队继续向前航行,在法国的领地本地治理短暂停留以后,就向着锡兰前进。

对于这里,昭梿倒是有些印象。

因为法显和尚曾经写过一本《佛国记》,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之前,对于印度也有相当的描述。

法显出发的时候,还是东晋十六国,回到东土的时候,已经是南北朝的对峙时期,其中沧海桑田之变化,也令人感叹。

而法显记述的一系列地方,也就锡兰还保留有佛寺精舍,在南亚次大陆,也只有南传佛教的锡兰,还算是个佛国。

不过这里也曾经是荷兰的殖民地,如今是英国的殖民地。

锡兰的幸运之处在于,本地的土壤很适合种植茶叶,因此躲过一劫。

索洛维约夫本人就很喜欢锡兰红茶,只不过主要产地么

都在英国人控制之下,这就让他很头疼。

他个人的喜好,就是红茶。

昭梿倒是表示他不用担忧,没了锡兰红茶,还有普洱茶么。

他更担心的是,怎么到处都有英夷?

“王爷可知,英夷、荷兰等国,都在海上立业,不远万里而来,途中经停各处,若无据点,难以成事。”

至于具体的事情,索洛维约夫也要给细讲一遍,这个航海时代都发生了什么。

对于清朝来说,那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很多事情,不到了现场,也是说不清楚的。

言语之间,他们也经过了海峡中最为狭窄的地段,向着南亚次大陆的最南端航行。

昭梿自己在《海上笔记》中,也提到了沿途各处情况。

在见识上,他也会提出怀疑。

毕竟连大清都知道救灾,前朝也是剿抚并用,像是英夷这样在一地如此统治,怕是不会长久。

清朝有些人的心态是捞一票就走,用来解释英国人倒是非常合适。

而接下来的航行,就一直在阿拉伯海上。

索洛维约夫也是打算到阿拉伯半岛去的,不过也要看风向。

他派出了一艘快船前往好望角,走的是来时的航线。

主要的舰队则是沿着阿拉伯海的边缘活动,这条路线,也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路线。

不过这一行人,不会前往麦加去拜见圣裔谢里夫家族,倒是会随机抽取个幸运玩家。

索洛维约夫也考虑到,阿拉伯半岛的重要地位,因此他打算联系阿曼苏丹的。

而阿曼的苏丹,也和英国有些关系。

这个王国此时幅员辽阔,除了阿曼本土以外,还有东非的不少地方。

阿曼苏丹国也非常富有,现任的苏丹赛义德·伊本·苏尔坦,在阿曼苏丹国君主的位子上,已经坐了十几年了。

他和英国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和法国以及荷兰也有外交关系。

等到1840年,阿曼苏丹国还要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甚至以前,阿曼还击败过葡萄牙,把葡萄牙人从他们的东非殖民地据点给赶了出去。

这样一个国家,在他们的首都马斯喀特,看到了大量的俄国军舰出现在海面上的时候,也并没有什么惊讶的神色。

唯独需要惊叹的,就是俄国人的三艘军舰很大。

至于索洛维约夫到达这里的时候,他看到了久违的场景。

好家伙,这地方脑袋上一块布的人可真多,就是可惜还没有挖掘石油。

这里炎热的气候,也让一行人不得不改换打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