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阿美士德和礼亲王一个桌吃饭
“本地的总督不在,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概是带兵出去了。”
“这样也好,倒是不用和英夷的官长见面,我等又不是出使英夷的。”
昭梿这话说的,索洛维约夫也会意了,这嘴角就是也压不住ak的。
晏子使楚,出使的是楚国,不是狗国,英国人虽然有熟悉官话的,但是藏的这么深的梗,大概他们也想不到。
“王爷,此处只可意会。汉语是一门伟大的语言,可以巧妙的表述很多事实。”
离开了中国,索洛维约夫说话倒也放松下来,偏向于白话。
当然,昭梿很快也能对上号,这么说话连八旗兵都能听懂了。
在场的人,都点头同意。
但英国方面的高级专员,如果现在有这个称呼的话,还是愿意来一次招待会。
昭梿就有些疑虑,文官们的第一反应也是拒绝。
“不知英夷此举何意?”
“既然本地任官,自然是尽地主之谊。不过英国的高级文官,一般情况下和那些愚蠢的勋贵不是一路人。”
“黑斯廷斯侯爵如何?”
“王爷,能派到印度来当总督的,而且还能够取得几次胜利,大概也算是有些能力的。不过又不是每个印度总督都是这样有能力的,威灵顿公爵之兄在此时,全赖其弟与众将齐心合力。至于康华利么.”
无论在哪里镇压叛乱,康华利都是剿匪不力的那个,也是一绝。
索洛维约夫随后提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爱尔兰起义和印度土邦的叛乱。
昭梿也是大开眼界,索洛维约夫不光是熟悉中国文化,对于明清两朝的礼仪有些研究。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尤其是时事政治,还有军情,那是他这样一个一等将军必须熟悉的。
甚至王爷都有点好奇,这是块元帅的料,怎么俄国君主只让他当一等将军呢?
“因为.元帅更多的是一种荣誉称号,大概在宫庭中德高望重,或者生来有崇高地位的人,才能够获得这个荣誉。”
说起来,索洛维约夫自己以前都吐槽过,俄国的陆军元帅大部分都是水货。
然后,大元帅除了苏沃洛夫,都没有好下场。
索洛维约夫自认为他还年轻,距离这个荣誉比较远。
甚至他觉得要是一转攻势,从二等武官转一等文官,都要比直接当个元帅强。
不因为别的,太傅那种只能指挥一个师的,因为是亚历山大的抚养者,他就能够得到元帅。
而俄国很多出色的将军,一般情况下也就是上将到头。
除了大元帅和巴克莱,从上将晋升到元帅的宿将中,不少还是那种到了这个级别,随着年龄增长,也还是有人吃下了弱智debuff,像是卡缅斯基元帅那样。
嗯,有时候还是不说为妙。
要是索洛维约夫有个50岁之前封帅的机会,大概他就不会变得像是一些元帅那样弱智。
现在,更多要关注的,还是英国人的邀请函。
英国人或许想要通商,但是也要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
不可能在加尔各答就拿到了什么签约的机会,索洛维约夫对此也有些警惕。
毕竟清朝的官员出国,这是头一次,也没有全权,不过是“宣慰”和换约,顺道和各国的君主以及政府首脑互动一下。
签约这种事情,以索洛维约夫对于英国人的了解,在清朝使团在此歇脚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折腾出来些样。
因此他也和昭梿提到了这事儿,没想到的是,昭梿也是有所防备。
毕竟索洛维约夫在北京城散布了那么长时间的“英国威胁论”,嘉庆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对于英夷都高度警惕。
虽然生意还要做,但是英国人的做法确实也容易引起不满。
至于他们的小算盘,考虑到英国方面精通汉语的人不多,清朝这边翻译完全依靠俄国使团和法国的汉学家,以及中途在澳门上船的耶稣会传教士。
这几方势力,都对英国人印象不太好。
哪怕是索洛维约夫这样的,对于英国人的印象也很差。
哪怕是个英国娘们,大概也提不起他的兴趣。
但吃饭的事情,这种招待会,去了解一下对方,也不是坏事。
而且英国人的菜难吃,大概会弄些法国菜或者意大利菜来充门面。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本地的食品安全问题。
虽然说在印度,因为恒河还没有变成以后那样,充其量不过是“水流东坡诗”的状态。
但印度的古典生化武器,那可是非常有效的。
古典时代经由印度和波斯,给西面带来的瘟疫可不少。
至于东方,感谢地质运动,南亚次大陆和亚洲的主要板块碰撞产生的青藏高原,很少有印度的瘟疫能够直达中国。
这当中放倒的名人,那是相当的多,罗马的火葬堆有段时间都不太够用了。
而宴会的现场,索洛维约夫却大感意外。
“这是什么?”
“这是孔雀肉.”
索洛维约夫不是那种喜欢搞奇食的,他在行军途中吃的也就比士兵好一些,甚至可能还是一样的。
嘉庆皇帝的赐宴,反而比较充实一些,就是有些珍稀物种,也不是那么离谱。
“在印度吃孔雀?”
“不瞒您说,将军,在这里还可以吃到牛肉。”
“您是哪一位?”
“我就是阿美士德勋爵。”
“您对于中国出使的失败,总是在于一些问题。我们也曾经遭遇过,有外交经验的外交官,对于中国这个难解的问题,反而不容易解决。”
“您指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