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禪心上一喜。
他也担心自己的想法为丞相拒绝。
好在,丞相对自己还是比较认可的,刘禪笑著道:“丞相放心,孤有分寸,不会真把益州士族逼到死路,更不会逼的州郡皆反,孤做的,只是杀鸡儆猴。”
“不过大汉的人才梯队建设,丞相得替孤多想想,可否在士族之外另外建立一套人才培养体系。”
“士族终跟朝廷不是一条心!”
诸葛亮苦笑。
脱离士族去新建一个人才选拔体系,谈何容易?
而且没法脱离士族的。
士族掌控著天下绝大多数知识,歷朝歷代的君主,无一不是需依仗士族做事,这也是士族有恃无恐的根基。
先帝入蜀,可谓雷厉风行。
入蜀之初,便杀豪强,分土地,但对於士族,却一直一忍再忍,除非实在名正言顺,恼怒至极,不然断不至动杀伐,原因便在於,想治理好地方,离不开士族。
一旦得罪士族,便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而且士族扎根地方,在一定区域內影响力极大,甚至远在官府之上,他们若是存心作梗,朝廷的政令很难真的执行下去。
他之所以不愿刘禪对益州动手,便是担心刘禪少不更事,不知其中轻重,继而將益州士族彻底得罪,从而让益州彻底乱套。
大汉实在经不起这般折腾。
但也没有再劝。
刘禪有心气总归是好的。
看著诸葛亮一脸无奈神色,刘禪默不作声,他猜到诸葛亮在担虑什么。
如今天下,入目可见,与士大夫共天下。
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更是对世家大族的妥协,刘禪並不希望天下落入到这种情况,因而想要打破这种情况,天下需要付出极大的伤亡。
他想要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把士族对知识的垄断抢过来,就算丞相如何力挽狂澜,炎汉跌跌撞撞之下,还是会落入到士族的掌控。
丞相没办法。
但他有。
不过刘禪並未说出来。
现在八字还没一撇,说太早,並无太多意义,生產力跟技术都还没达到,而且现在丞相已有些焦虑了,没必要为一些还没做到的事,去触碰丞相焦虑的神经了。
看著丞相两鬢灰白的头髮,刘禪也有些心疼,诸葛孔明为大汉当真是鞠躬尽瘁啊,想到这,他就越发想带著大汉更进一步,至少要带著丞相去长安走一走,看一看。
刘禪道:“丞相,国事虽重,你也得多加保重身体啊。”
“孤和大汉离不开丞相。”
诸葛亮笑了笑,欣慰道:“多谢殿下关心,臣无事,近来天高气燥,稍微有点精神疲乏,等荆州事了,休息一阵便是。”
刘禪沉默。
丞相的確太累了。
自刘备病逝以来,大汉的重担,基本都压在了丞相身上,既要处理益州事务,还要担心荆州战事,以及兼顾曹魏和东吴的外交,如此高强度的政事处理,也实在是太过操劳了。
刘禪郑重的朝丞相一礼,道:“丞相,大汉能有丞相,实是大汉之幸啊,对於荆州,孤其实要求不高,便是在数年內,修筑巩固防线,加强荆益两地的联繫,確保三郡能融入大汉。”
“至於其他的,其实並不勉强。”
“丞相莫要太过操劳。”
诸葛亮点点头,心头有些感动,拱手道:“臣明白,会替殿下妥善处理好荆州內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