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从始至终都认为汉军围攻夷道是佯攻?目的只是为了围点打援?”听著张立讲析陆逊对夷道的安排,刘禪面色微异。

张立点头。

自那夜开诚布公,决定归降汉军之后,他內心一直有不安,因为他是孙桓一手提拔栽培的,无论如何也不该背弃孙桓,只是当时汉军的一连串动作,让他彻底慌了神,以至於选择了背弃。

他其实已打定主意,就算归降,也不为汉军所用。

只准备隨汉军离开安定务农。

只是还没安定两日,便被刘禪找上来,询问东吴对这场战事的安排,他思虑一番后,还是选择了如实相告。

他心中同样有疑惑。

这一仗,输的太莫名其妙了,尤其是猇亭那边被困,更是让他感到难以理解。

作为孙桓的副將,他知晓很多机要。

张立道:“先帝尚在时,汉军的布置,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五溪蛮夷,来补充人力与物资补给,陆逊对此是早就料到,而且曾大胆断言,大汉无法实现水陆並进,顺流而下,久战必败!”

“因自关羽和荆州水军全军覆没后,大汉的水军肯定不是久歷战阵的东吴水军对手,大汉水军在上游封锁一下水道或许够用,但想打通夷道水路却是根本做不到。”

“水军不行,就没法突破荆门和虎牙要塞,而想逼迫吴军跟汉军进行陆地野战,汉军只能另闢蹊径,从『缘山截岭』进攻,去绕过荆门、虎牙要塞,直突吴军后方的夷道城。”

“汉军的举动,陆逊早就料到了。”

“因为在三年前,汉军攻打汉中时,便有过一次定军山之战,当时就选择的『缘山截岭』,因而东吴提前就做好了防备,在察觉到汉军绕道突袭夷道后,就直接退守北岸了。”

“汉军的一切举动,都在陆逊算计之中。”

张立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他当时从孙桓口中,得知陆逊的想法,也是惊为天人。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过程的確如陆逊所谋算的一样。

面对刘备『缘山截岭』的侧翼突击,陆逊处变不惊,果断让出了包括荆门山要塞在內的整个南岸阵地,只保留了一个夷道城。

而且直言只要守住夷道城,吴军就立於不败之地。

夷道城好守吗?

不好守。

但难守吗?

也不难。

刘备当时手中顶天就万人攻城,东吴这边早早就算到刘备会下夷道,也早早修筑了强大的防御工事,根本就不担心刘备攻城,而且陆逊认定刘备不是真心攻城,而是在藉此围点打援。

事实的確如此。

尤其后续刘备还派吴班於平地立营诱敌。

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攻不下城,又引不出吴军主力,汉军就只能干耗於山地,时间拖得越长,汉军的后勤压力,將士的疲劳度都会大幅提升,尤其是陆逊主动放弃上百里国土,诱敌深入,一旦汉军受挫,根本退守不及。

到时藉助水军优势,东吴完全可以將汉军切割,逐一歼灭。

最终实现让汉军全军覆没。

在夷道城破前,张立都坚定认为,汉军已身处死地、绝地之中,只要再拖一阵,汉军必败。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在汉军发起真正的攻击后,本以为固若金汤的夷道城,却连一刻钟都没坚持住。

“心有不甘?”刘禪轻笑道。

张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之前的確是有不甘,但在听到陆逊率领的大军,被围困在猇亭,也就没有不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