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费禕、董允几人同样神色激动的离开。
刘禪在永安即位,他们这些身处永安的臣子,又何尝不算是拥有了从龙之功?
尤其刘禪目前已展现人主之象,拥有劝进之功的他们,自然会为刘禪多看一眼,莫要小看这区区一眼,这小小的劝进名册,很有可能让他们日后仕途前进一大步。
诸葛亮摇了摇头。
刘禪即位称帝的事,其实並没什么爭议。
顶多爭议的就是登基地点。
正常情况,刘禪当在国都成都上位,但如今大军在荆州大半年,大量的官员、粮草輜重,都囤积在此,在永安称帝,倒是可以省不少折腾,二来还能借大胜鼓舞人心,稳定朝局。
这也就是刘禪早前提到的。
他需要这场大胜。
若是换做其余时候,他不一定会同意,因为遵循礼法,刘禪都理应在成都即位。
只是现在,他也妥协了。
诸葛亮將羽扇放下,从漆案上翻出了一份书信,这是一份密信,一份来自成都的密信。
尚书令刘巴病重。
並派人送来急信,要自己速赶回成都,主持益州大小內务。
除此之外。
刘巴托人送来的书函中,还告知了一件事,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日前更是烧临邛城。
望著书信中的內容,诸葛亮轻嘆一声。
“多事之秋。”
“荆州之事方定,益州之事又起。”
“万幸殿下深諳大义,懂得进退,並不冒险激进,而是选择了適可而止,不然继续在荆州僵持,只怕益州乱象会更大。”
“只是......”
“殿下让我前去荆州主持荆州內务。”
“益州却要殿下先处理了。”
诸葛亮眉宇闪过一抹忧色,他其实是想自己回去稳定益州的,只是殿下送来的书函,也不无道理,荆州失而復得,的確需要上一番时间和力气去稳固。
殿下並不长於內政,而荆州局势复杂,的確唯自己能胜任。
而这其实也是他最初的想法。
只是当时並未料到,留守成都的尚书令会突然病重,更没想到汉嘉太守黄元会举兵造反,如今益州的情况,充满了不確定性,大汉占据益州时间太短了。
原本不服刘备的各路人马也都蠢蠢欲动。
如今这些人马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一来是不知刘备具体的身体状况,二来也不知荆州这边的战况,若是轻举妄动,刘备尚在,且大汉兵力又並未真的深陷荆州,到时他们反倒会成为眾矢之的。
黄元便是这些势力推出来的出头鸟。
其他益州的士族,摸不清大汉还能调动多少力量,因此眼下选择了观望,坐看大汉政府如何平叛。
若是大汉能迅速平叛,他们自也会收起心思,若是大汉平叛陷入僵持,这些地方士族难免不会蠢蠢欲动。
刘备病逝的消息,短时还未传出去。
但早晚会被发现。
因而就需要刘禪及时称帝,並藉此將荆州的大胜宣扬出去,以此来树立刘禪的威信,压制益州別有心思的士族。
保障益州的安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