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想让我们如何做?”费禕拱手问道。
诸葛亮抚扇笑,眸间闪现出一抹睿智之色,道:“自是向东吴表明诚意,派人將曹魏的主力动向,告知武昌方面的吴王,还有被困在猇亭的陆逊。”
“此外,將诸將捕获的吴军俘虏,一併送还给东吴。”
“进一步展示诚意。”
“啊?丞相,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蒋琬有些吃惊,將曹魏大军动向告诉东吴方面,他能够理解,毕竟唇亡齿寒,若是东吴没料到,突遭曹魏袭击,损失惨重,那对大汉的处境也会深有影响。
只是將降卒送还,这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费禕、李严等人也一脸疑惑。
诸葛亮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最近一月,吴军多有组织兵力突围,只是都为大军阻截,趁势,我们也俘虏了不少吴卒。”
“我们闷头吸纳,固然可行,却难得人心。”
“一来,这么多降卒的家眷,东吴方面不可能全部送来的,哪怕一名降卒家中只有三四口人,东吴方面都要送来上万人口了。”
“东吴岂会愿意?”
“而今殿下已尽收孙桓部曲,相较於其余將领手中的散乱俘虏,我们若能將这部分降卒的家眷要来,岂不是更符合当下大汉实利?”
“二来,这么多降卒,日常的粮秣消耗,对大军也是个不小负担,亮知道,军中不少將领,都提议纵兵劫掠,以填补我大军在粮秣上的空缺。”
“若大汉跟东吴还是敌对,此举自然是可行的。”
“然如今双方已缔结协议。”
“再行劫掠,不仅有失汉家顏面,还会为天下落下口舌,若是引得附近百姓憎恶,岂不是要惹得荆州人心彻底背汉?”
“其三,曹魏具体动向,我们並不知晓,曹魏已集结了多少兵力,囤积了多少粮草,都不是当下我们能轻易打探出去的,过於消耗东吴的兵力,反而是在助魏。”
“为天下计,理应適可而止。”
“不过送还归送还,朝廷却当以退为进。”
“在送还降卒时,高调宣布,大汉已兑现了部分承诺,按约定派兵进驻沙渠,当眾宣告大汉跟东吴的领土协议,派官吏直接接管沙渠。”
“並派將士协助地方百姓收割粮食。”
“这同样是师出有名。”
“沙渠一占,大汉跟武陵的联繫,就进一步加深了。”
“到时无论是跟蛮夷商定,借道南下,还是借协议,继续强行索要城池,主动权都掌握在朝廷手中。”
李严眼睛一亮。
这个以退为进的想法妙啊。
如此一来,大汉是少了几千降卒,但却据理夺了一座县城,还由此开了陆地直通武陵腹地的口子,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还让东吴无法轻易掣肘。
费禕也拱手道:“丞相高见。”
诸葛亮笑了笑,道:“既然领土协议已经达成,自然要按协议上的內容去办,不然协议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东吴弄东吴的,我们管我们自己的。”
“互不干扰,也互不影响。”
“以东吴君臣的谨慎,只怕跟大汉缔结协议的时候,就已在考虑曹魏南下了,最终长江防线能不能抵御住曹丕的怒火,就要看东吴自己的决心跟能力了。”
“经此一事,荆南將恢復安寧。”
“另殿下有令,已命江州都督赵云率领五千士卒,以及令巴西太守阎芝徵召五千士卒,赶往永安,开始对大军进行一番轮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