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此人向来是料敌於先,却依旧被打的节节败退,这便足以说明,吴军这次之败,非是意外,而是实力差距。”

“吴军败的並不冤枉。”

“只是在下想不通,分明是大好局势,为何会突然急转直下,短短数日间,就彻底崩盘。”

“请殿下解惑。”张立朝刘禪恭敬一礼。

刘禪大笑。

心中也是有些得意。

陆逊是何等聪明才智之人?將刘备算的是一清二楚,但在自己面前,却还是一败涂地。

刘禪负手而立,倚靠著城墙,目光望向天边云霞,道:“陆逊谋略很强,至少是在先皇之上,从你的口中,不难看出,陆逊对於这次的汉吴之战,选择的是先胜后战。”

“他对先皇很了解。”

“也算准了先皇的一举一动。”

“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当先皇病逝后,孤继先皇遗志,继续出兵东征,从这时起,陆逊就犯错了。”

“面对汉军捲土重来,陆逊处变不惊,依旧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处置之法,相较於突然变阵,陆逊更愿意坚守之前的策略,去打有把握的仗。”

“这一点其实並无问题。”

“但在夷道城第一次险些失守时,陆逊就该意识到出了问题,可惜陆逊对自己的战略太过自信,依旧认为攻打夷道只是佯攻,殊不知孤並不是先皇。”

“孤初掌兵权,就面对这种被动局面,让孤冷静的布局和算计,多少有点高看孤了,而且孤自认也算不过陆逊。”

“因而孤不重这些。”

“孤要的是勇气,要的是魄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

“孤选择了放手一搏,孤注一掷,强攻夷道城。”

“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攻!”

“在攻破夷道之后,陆逊其实有很多机会,去反败为胜,他曾命朱然率大军夜渡长江北上,奇袭汉军后方,只是朱然太过谨慎,不敢率全部大军上岸,继而错失了一次良机。”

“同时,朱然败退后,陆逊本可以直接领大军渡江,截断汉军阵线,陆逊却担心有诈,继续选择了按兵不动。”

“此后汉军移营,陆逊依旧有机会。”

“只是陆逊依旧选择了不动,后续汉军分兵湘水,因粮於敌,將韩当、潘璋率领的大军各个击破后,东吴便彻底选择了龟缩,最终汉军完成了移营,以钳形攻势,將东吴大军彻底困死於猇亭。”

“自此陆逊再也没了动静。”

“平心而论,陆逊自朱然败退后,可谓是昏招齐出,但陆逊若真是这般昏聵、胆小畏战之人,根本就做不到將先皇大军死死拖在夷陵一线,归根到底,是东吴的兵制出了问题。”

“部下的部下,不是他的部下。”

“在夷道城破,以及朱然败退后,陆逊在军中的威望,就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他已无力调动其他將领了。”

“这同样是东吴政权的致命伤。”

“政治根基不足。”

“江东大族跟孙氏任用的淮泗及寒门之人,互相排斥。”

“你认为局势反转太快,其实不然,当陆逊退守夷道、猇亭时,他就不能输了,一旦输了,陆逊就压制不住诸將的不满,將帅离心之下,失利也就成了情理之中。”

“先胜后战,未尝不是无奈之举?”

“只不过这次我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