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允若有所思。
他笑著道:“依丞相之见,便是让东吴两害取其轻,如果东吴继续在荆南生事,损失的其实是大汉跟东吴两家,独利好曹魏。”
“而我们损失的顶多为粮秣。”
“但东吴损失的却是宝贵的战略布局时间。”
“若是曹魏真有心南下,东吴的陆逊、朱然等將领,如今却还被困猇亭,这就会导致,东吴的防线出现巨大的用人问题,若是东吴因此被攻破了濡须口,东吴政权都会有倾覆之危。”
“东吴得知消息,真正要做的。”
“便是快刀斩乱麻。”
“將荆州的战事停止,並交好我等,再举国之力,阻拦曹魏南下的大军。”
“而今我们虽知魏军有调动,但对於魏军实际的调动情况並不清楚,尤其是魏军北线的大军,更是难以了解,因而我们当下真正该做的,不当是落井下石,而该是伸出援助之手。”
“以德报怨。”
“进一步加强大汉跟东吴的联繫。”
诸葛亮笑著点头。
“我军之前已对东吴施压很多了,继续施压,並不会有太多效果,因而当下要做的,其实是施以恩德。”
“开诚布公,以诚相待。”
“我们將魏军將要南下的消息,告诉东吴,同时將朱然那一两千名俘虏送还,在这种情况下,再对东吴开口,索要城池和將士家属,岂不是能事半功倍?”
“同时我们跟东吴达成协议之事,也要有意隱瞒一下,至少不能立即告诉曹魏,东吴已在西线失利,不能在北线也继续失利,若是东吴出事,天下局势將会彻底倒向曹魏。”
“这对我们同样不利。”
“真正符合大汉利益的,是曹魏跟东吴在长江沿线久战,但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大汉则是要抓紧时间稳固內政,同时积蓄粮草,培养士卒,等时机合適,出师北伐。”
“如今天下局势正朝利於我们的方向在变。”
费禕笑著道:“丞相高见。”
“我军现在表现的越殷勤,东吴就越会起疑,担心曹魏大军是不是已经集结完毕,只是在寻一个动兵藉口,他们对於加强长江防线的紧迫性,也会大幅提高,到时迫於自身的压力,也会主动跟我们低头。”
“如此一来。”
“便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诸葛亮笑了笑。
他对於东线的战事,其实一直是很担心的。
尤其是知晓先帝驾崩,更是夙夜忧嘆,唯恐大军会尽折荆州,但怎么都没想到,在先帝驾崩之后,荆州战事,却实现了峰迴路转。
不仅力克夷道,大破朱然奇军,更是逼的东吴低了头。
而在荆州將定之时,却又偶然得悉,魏军主力东移,这更是让人不由大喜过望。
如今外患大消,而荆州直面曹魏的防线,又全在东吴手中。
如此一来,在一年半载內,东吴都无心交恶大汉,大汉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巩固失而復得之地,更有足够的时间去稳固內政。
未来可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