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诸葛亮有些意外的,其实是刘禪竟主动提议,让自己去处理荆州事务,而他自身返回永安,前线取得了如此大的战绩,一般人早就喜不自胜,殿下却能这么快静下心来。

这般心性,非常人也!

就在诸葛亮心生感慨时,门外再度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丞相。”

“丞相。”

李严、费禕等人来的很快。

诸葛亮含笑望著几人,笑道:“诸位想必都听闻了消息吧。”

李严激动道:“殿下当真神速,短短一月,就攻破了夷道,而今不到旬日,就逼的孙权不得不俯首议和,前线战事分明是浅尝輒止,却取得了大破吴军的效果,实是惊人。”

“东吴退让,荆州將定,终是得偿先帝夙愿。”费禕感慨道。

诸葛亮肃然点头,沉声道:“如今东吴的確跟朝廷达成了议和协议,但相关的城池交割,却一直推三阻四。”

“殿下心切,已提前將孙桓送归猇亭,虽是有意营造大汉拖耗猇亭大营粮秣之假象,但此举其实作用不大。”

“丞相有何高见?”董允问道。

诸葛亮抚须笑道:“可曾记得殿下说过一句话,如今天下已是三足鼎立,做任何事,都不再是简单的一对一,而是要兼顾两者。”

“东吴如今的举动,实则是损汉、吴两家,而益曹魏。”

“东吴之所以有意拖缓,便是见曹魏迟迟没有动作,因而心存了侥倖,想继续拖延时间,营造出大汉跟东吴还在对峙的假象,从而迷惑曹魏,给自身加强布置长江防线爭取时间。”

“而今想让东吴儘快的兑现协议。”

“只需引曹魏而击之!”

诸葛亮含笑而立,手中羽扇缓缓拂动。

只是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却立即引起了府中其他人惊呼。

“啊?”

“引曹魏?”

“丞相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面对质疑,诸葛亮从容不迫,微笑道:“非也。”

“曹魏雄踞中原,行事却异常谨慎。”

“尤其是陈群、王朗等人,深得曹丕信任,但却生性谨慎,荆州前线战况激烈,曹魏方面,却始终按兵不动,原因便在於,他们深知曹魏一旦下场,便会促成大汉跟东吴联盟。”

“因而只愿等到两败俱伤,亦或者是另一方遭遇大败,出现军心不稳再出手。”

“之前殿下布下疑心之计,而今又传出了夷道失守,以及吴军被困猇亭,接二连三的消息传出,曹丕当真能不为所动?”

李严摇头。

他通晓一定军事。

却是肯定,曹丕按耐不住的。

若是刚得知消息,曹魏方面是来不及反应,但在一个多月前,汉军就开始不断给曹丕披露消息,曹丕再如何能定的下心,也一定会在暗中做些调度。

一旦荆州战事结束,曹魏方面又早早调集好了兵马,趁著双方停战鬆懈,突然发起进攻,一旦主攻方向迎战不及,就可能遭致一场大败,天下局势也將瞬间大变。

李严脸色微变,沉声道:“丞相之意,曹魏其实已经动了?”

诸葛亮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