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

诸葛亮跟李严已经到了。

刘禪早已等候多时,诸葛亮和李严的位置前,都摆放著一杯茶水。

对三国的茶水,刘禪反正是一言难尽,他最近才知道,这时的茶水竟会在里面加葱姜,还有橘子皮。

虽说这茶水是有提神的作用,但靠的是什么提神,他实在不敢多想,何况味道实在恭维不来。

在尝过几次后,他已默认喝白水了。

诸葛亮跟李严分坐次席左右,刘禪则很心安理得的坐在主座。

刘禪没去询问商定协议的人员,反而跟两人閒聊了一阵,又聊了一会刘备,也聊了一会治丧,还聊了一会天下英杰。

刘禪颇为能沉得住气。

只是诸葛亮还有李严,不时脱口而出的名字,刘禪实在陌生的紧,但他对天下情况还是有所了解,勉强还是能接的上话。

不过诸葛亮跟李严,终究还是接触的圈层不一样,诸葛亮言语间不时冒出些当世名士,李严则显得期期艾艾,但眼中总带著一副这些人不过如此的孤傲。

在閒聊了一阵,拉近了一下彼此关係,刘禪有意的將话题,引回到跟孙权的议和联盟上。

刘禪道:“孤…有意主动派人去议和!”

闻言,李严当即惊呼道:“殿下这是何意?如今局势对大汉一片利好,为何要多此一举?”

他不明白。

现在只需按部就班的做事,就能逼迫孙权主动议和,到时蜀汉这边就能让东吴被迫满足一些过分的要求,要是蜀汉主动派人过去,反而让自己变得被动了。

这岂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刘禪给两人的茶碗添了点水:“战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孤不是很喜欢,孤相较更想要获得这次商议的主动性,孤不想跟东吴拉拉扯扯,孤要的是乾脆利落。”

“大汉国力相较曹魏、孙吴,是较弱的一方,因而更需韜光养晦,也需要將更多时间跟精力放在存蓄国力上,战爭是人口和粮草的吞金兽,大汉眼下不能在这边耽搁太久。”

“因而孤决定主动出击!”

“殿下准备如何做?”诸葛亮开口询问。

刘禪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笑盈盈道:“孤准备以自身之虚名,为曹魏和孙吴设一局,好为我大汉爭得数年的太平光景,而后再在紧要时候,一鸣惊人!”

“孤意欲对外营造出一种主昏臣强,大汉內部分裂、矛盾重重的假象,继而让曹魏和孙吴对大汉放鬆警惕,放鬆戒心,继而为大汉日后北伐,营造上好良机。”

刘禪轻轻押了一口白水。

神色很淡然,但眼中却带著几分算计,亦透著几分精明。

诸葛亮脸色微变,正声道:“大汉君臣同心,何须这般隱忍姿態?臣请殿下莫要这般自轻,有我等臣子相助,朝廷定能北伐成功,还於旧都。”

刘禪摆手。

他不是不相信诸葛亮。

只是不相信自己。

诸葛亮之才,的確冠绝当世,但蜀汉的国力,也是一等一的羸弱,不使用点阴谋算计,想撼动曹魏之天下,实在太难了。

歷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有姜维九伐中原,最终都抱憾而返。

刘禪想改变歷史,但就凭自己这点能力,基本没太多可能,但若是天下回到原来的轨跡,他则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才能將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因而蜀汉必须变『弱』!

他要用一场精心设计的『內斗』,来让曹魏和东吴错判蜀汉的真实实力,从而让蜀汉能实现瞒天过海。

刘禪道:“丞相之大才,天下皆知,我刘禪又岂会不知?只是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我大汉也需要备有更多后手,而且益州上下,对大汉一直是口服心不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