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阴沉。
像是笼著一层黑障。
让人心情没来由的感到压抑。
刘禪坐在偏殿中,虽还是一身丧服,但眉宇间已没了最初的稚嫩跟彷徨,多了不少从容跟自如。
他最近背地並未閒著。
作为少主,作为蜀汉新君,他对永安的情况其实了解很少,因而借著守灵,故作沉寂,私下通过各种接触试探,將刘备留在这座行宫的侍从、宦官都笼络了过来。
现在行宫侍从领將是陈式。
这是刘备从微末中提拔上来的寒门將领,汉中之战初露锋芒,入了刘备的眼,这次则被委以重任。
宦官则由自己的隨行中官,李进忠负责。
通过陈式跟李进忠,刘禪得以成功掌控整座行宫,並有了足够的人手去打探城中官员的情况。
刘禪很谨慎。
他知道自己人生地不熟,根基不稳,对底下的官员又不了解,因而动作很小心,即便派人去调查,也多是打著送吃送喝犒劳的名义。
一来藉此笼络人心,二来是通过不断的接触了解,摸查一下这些官员的情况,了解这些官员的性格。
同时为了解的更细致。
他还派人去私下打听,这些官员的过往出身,以及在军中、官吏口中的口碑和名望。
正是靠著日拱一卒的打探,在闭门守灵的三四天,他基本已將永安以及大军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
心中彻底有了底。
城中內政官员以诸葛亮为首。
而军权最重的是冯习,现担任的是大督,为军中前线指挥官,军中地位仅次於刘备。
其次是张南,前部督,也就是所谓的先锋將领,接著是傅肜,军中別督,这两人是刘备,这次有意提拔培养的指挥將领。
水军由黄权掌控,除此之外,军中还有王甫、杜路、刘寧等中生代將领,都掌有一定兵权。
这些將领中有一人最特殊。
吴班。
四捨五入,这人还算是外戚。
他是现在蜀汉穆皇后的兄长,还有个兄长吴懿被任命为关中都督,就给了个虚职,並没有给多少兵权。
刘备对外戚还是多有盯防。
刘禪整体看下来,蜀汉这次东征的將领,大多都出自寒门,或者起於微末,也都数次征战沙场的过往。
基本都能信任。
毕竟这些將领,都是跟著刘备一路东征西討,出身入死的,纵是性格有问题,但忠诚度都很高。
这种情况,刘禪在打听出来时,还有些惊诧,但略一思索,就想明白了缘由。
刘备这一生,可谓顛沛流离,什么形形色色的人没见过?上至天子王公,下至贩夫走卒,流民贼寇,基本都接触了个遍。
因而根本就不看重出身,就唯才是举,唯能是用,加上刘备不怎么得士族青睞,自不会去刻意討好士族。
在用人上,刘备还跟诸葛亮有过衝突,刘备认为,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唯才是用。
诸葛亮则更建议德才兼备。
不过最终结果显而易见,在识人用人方面,明显还是刘备更高一筹,最主要用寒门、底层的人,他们是真的效死於前。
士族,还是寒门、底层,哪个更好用,哪个用起来更放心,刘备跑了大半生,还能不清楚?
这就是蜀汉忠义的底层逻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