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备赋予的。

在这个士族呼风唤雨,掌控天下权柄的时代,也是被未来誉为得士族得天下的时代,刘备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仅大肆打压士族,还大肆的重用提拔底层的寒门、底层,这种举动,在当下时代无疑是股清流。

刘禪很认可刘备的做法。

他们需要的只是愿意坚定跟隨自己的世家子弟,而不是世家本身。

因而蜀汉很容易团结。

不过现在有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所谓的託孤重臣李严。

对李严,刘禪也很无语。

这个人的小心思太多了,被任命为託孤大臣后,一直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试图在朝堂爭权!

就这几天,李严对他就有劝进,还有请令,诛杀为刘备看病的御医,在议会时,还公然想分权。

除此之外。

昨天又弄出了个爭功。

爭的这个所谓功,就是最终跟东吴达成协议的功,李严一直在积极推荐人选,爭抢这几乎是明牌的功劳。

不过附和李严的官员很少。

诸葛亮虽性情略显严肃,但在负责內政后勤时,一直都没出过问题,对人对事也一直是秉公处理,刚正不阿,因而即便有將领对诸葛亮的铁面无私有情绪,但还不至於因此生怨。

如今城中情况已摸透。

也该干事了。

刘禪缓缓站起身,舒展的伸了个懒腰,轻语道:“李严啊李严,你这让我说什么好呢?”

“心思太多了!”

“你这託孤大臣,本就名不副实。”

“不过刘璋留在蜀汉的势力,的確已越来越难当大任了,若非陛下需要借你们来平衡朝堂,这个託孤大臣的重担,如何能落得到你头上?”

刘禪摇头。

所谓的东州派已成昨日黄。

隨著法正、董和的病逝,许靖年迈,孟达降魏,吴懿身为外戚,又不能让其做大,而董允、费禕又官职太低,资歷太浅,难以维持朝中局面,这才將託孤重任,交到李严手中。

这明显是矮个子里拔高个。

无奈之举。

结果李严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在这几天里,到处兴风作浪,彰显自己的存在感,让刘禪都有些厌了。

也就李严命好,刘备当下又不太敢重用益州士人,担心蜀汉內部益州势力做大,最终会绑架朝廷政治,加上东州派实在没可用之人了,不然又岂会轮到李严?

现在城中虚实都摸清了。

刘禪准备亲自出手,將內部的问题给解决掉。

同时彻底扶正诸葛亮,让诸葛亮提前『掌控』蜀汉军政,藉此让自己能安然身居幕后,不为孙权和曹丕注意。

从而麻痹魏吴,让他们放鬆警惕,减弱戒心。

至於李严,戴个高帽,供著就行。

刘禪指尖轻轻敲击著漆案,沉吟片刻,又在脑海仔细检查了一遍,確定没什么问题,朝殿外道:“来人,去將丞相和李中都护请来,孤有要事相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