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手术中……

他拿起精细的组织剪和纹式钳,目標是颈白线,这是解剖入路的核心通道,他的剪尖在薄层筋膜上游走,动作轻柔而精准,儘量避免对周围组织的骚扰。

带状肌群被清晰地显露出来,这是第一道“门”,陈远航用两根手指裹上湿纱布,採用纯钝性分离法探入两束肌肉的间隙,指尖细细地探索其间的疏鬆结缔组织,然后轻柔、

耐心却持续地向两侧拓展这个空间。

一助和二助分別抓住肌肉边缘,藉助拉鉤向外牵开。

真正的挑战开始了一一抵达气管前壁需要穿越甲状腺峡部和可能的异常血管网。

维多的甲状腺峡部比预想的更肥厚,牢牢覆盖在前方气管壁上,更棘手的是,术野下方出现了一丛盘根错节的、怒张的异常静脉网,它们像攀附的藤蔓缠绕在气管表面,很可能是首次手术后严重炎症反应的遗蹟。

“电凝不行,这里血管太丰富太脆弱。细丝线结扎。”陈远航果断下令。

器械护士立刻递上4-0的丝线,预剪成一段段掛在无菌幣备用,陈远航和一助配合,

用小钳子小心翼翼地將那些细如铅笔芯的异常静脉一根根分离出来,远段用双钳夹闭,近段单钳夹闭。

陈远航手持持针器,穿好缝线,动作嫻熟地在每根血管下绕线打结,每一处结扎都轻巧而牢固,避免压迫下方脆弱的组织,处理完这片血管网足足了20分钟,汗水开始从陈远航的额头渗出,巡迴护士立刻上前用无菌垫轻柔吸走,避免滴落术区。

经过极其细致小心的分离和止血,灰白色、坚硬、带著病態狭窄印痕的气管前壁终於露出了真容。

陈远航用戴看手套的食指指腹,极其轻柔地纵向触摸狭窄段:坚硬、固定、毫无弹性!

范围几乎占据了气管中下段至少3厘米,而且位置比术前影像显示的更深、更贴近隆突方向,这意味著他预想的第一方案(纯颈部入路)可能不够了。

这时候就要启动planb了。

“卡伦教授,狭窄段位置比ct显示更低,接近胸骨上缘深处。为了获得足够的暴露和操作空间,我判断需要部分劈开胸骨。”陈远航抬头看向坐在观察位、神色凝重的卡伦教授,寻求他的確认。

虽然他是主刀,但还是徵求一下卡伦教授的意见为好,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卡伦教授紧盯著术野,也没有含糊,缓缓点头:“同意,暴露不足是大忌。做部分胸骨正中劈开,確保视野直达狭窄下端。”

手术范围扩大了。

器械护士迅速更换器械盘,加入了更厚重的牵开器和骨锯,陈远航的皮肤切口向下垂直延长,形成一个漂亮的“l”形。

电刀游走,分离皮下组织显露胸骨柄,骨膜被仔细剥离,避免撕裂。

陈远航拿起电动锯,调至最低档最精確模式,隨著轻微而尖锐的喻鸣声,冰冷的锯片在消毒水冲洗的降温下,沿著胸骨正中线,从胸骨切跡开始,精確、匀速地向下劈开胸骨柄以及一小部分胸骨体,避开了下方的胸膜。

当锯片撤回,器械护土立刻递上骨蜡,陈远航和一助迅速用它涂抹在锯齿状骨缘渗血的微小孔隙处,再用牵开器缓慢、轻柔地撑开劈开的胸骨断面。

伴隨著轻微的骨骼呻吟声,术野猛地向下敞开了!

心包前脂肪组织和上纵隔结构清晰显现出来,狭窄气管的整个中下段终於完整暴露无遗!

时间缓慢流逝,在明亮的无影灯和深部拉鉤的充分暴露下,狭窄的气管段就像一条苍白的、扭曲变形的隧道,僵硬地躺在咽喉与更下方健康的褐色柔软气管之间。

健康的气管壁富有弹性,表面光滑湿润,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网,而狭窄段则呈现出可怕的景象:它呈现灰白色疤痕组织特有的质感,坚硬、致密、光滑如皮革,没有任何正常气管壁应有的环状软骨印记,取而代之的是纵横交错的瘢痕束带將管壁紧紧箍住。

因狭窄造成的扩张血管网,如紫红色的蛛网覆盖在灰白的瘢痕表面,提示著下方组织高压缺血的状態。

“看那里。”一助低声说道,用细吸引器头轻轻指了一下紧贴著狭窄段下方的一个灰白色细索状结构:“喉返神经!被瘢痕紧紧裹住了。”

一助今年也40多岁了,他也是卡伦教授团队里面的核心成员,这次主动申请担当一助,眼神很毒辣。

这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的纤细神经,紧贴在气管食管沟內,在瘢痕的牵拉下显得张力很大,任何切割的热辐射或直接的拉扯都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导致术后声音嘶哑甚至失声。

陈远航深吸一口气,心沉静如深海:“显微镜,6倍。”

助手迅速將沉重的显微镜主机推到预定位置,陈远航將双眼凑上目镜,將术野拉近到眼前一个明亮的、微观的世界,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那坚硬的狭窄气管壁。

器械护士递上一把崭新的、薄如柳叶的11號尖刀片安装在刀柄上,陈远航的手在显微镜视野下依旧稳定得如同雕塑,刀刃垂直抵在狭窄段的正中线上,目標是从上狭窄缘开始,沿著狭窄段的正中线,做一条精確的纵向切口!

下刀!

刀锋切入坚硬致密的瘢痕组织。

手感沉重、粘滯,几乎没有正常组织应有的切割感,陈远航施加了轻柔而持续的压力,依靠刀锋本身的锐利和手腕的精妙控制来推进。每一步切割都极其缓慢,不足毫米地前进,一边切一边观察切开的组织边缘。

没有大出血,这证明他准確地避开了扩张的异常血管。

“轻轻吸。”他示意一助吸掉切口边缘渗出的极少量组织液。

刀尖终於穿透了最后一层坚韧的內层瘢痕组织一一咔!

一声轻微却让所有人心头一震的清脆声响后,一股微弱的气流裹挟著少许血性分泌物突然从切口深处喷射出来,直衝镜头,幸亏显微镜有无菌袋覆盖!

“通了!”一助低呼。

这气流证明了气道的连通性,也意味著切口深度已突破气管壁的最后一层,但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狭窄段被成功一分为二!

但这才是开始!

切口需要贯穿整个狭窄病变段的全长,直至上下方健康的气管组织,陈远航没有丝毫停顿和犹豫,刀尖持续下行。

动作稳如磐石,却又是毫米级的推进,器械护士在一旁全神贯注,隨时准备更换刀片或用小球精確止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