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哗”地就衝进了修復好的瓣膜区域。
只见那瓣膜一一像个小阀门,平时开合控制血流方向的三个小瓣叶一一在水的压力下,“啪”地一下,动作那叫一个乾脆利落,瞬间就严丝合缝地紧紧闭拢!
三个瓣叶中央对得那叫一个齐整,分毫不差。
最关键的是,水流一滴也没从缝隙里漏出来!
这场景看在外行眼里可能就过去了,但在內行眼里,特別是在手术室里这群心外科医生的眼里,那可是比天籟之音还动人!
现场气氛明显鬆快了一点点,因为这第一步最难、最险的“瓣膜修復关卡”,总算是有惊无险地顺利通关了!
陈远航自己也微微点了下头,稳得很。
没有时间庆祝,必须爭分夺秒地往下进行,后面还有更难的呢!
他抓过那个直筒型人工血管,这就是一会儿要替换掉病人主动脉坏掉的那一段。
但他没急著用,简单比划了一下,拿起剪刀,“咔咔”就在这人工血管的头儿,很精巧地剪出三个波浪形的凹槽。
这可不是为了好看剪著玩,人家有正经名头,叫“正弦波修剪”,听著挺玄乎吧?
其实就是按波浪线剪。
要求多高呢?
剪出来的波浪波峰和波谷之间高度,必须控制在5毫米到7毫米这个极其窄小的范围里。
为啥这么抠细节?
因为这三个波浪凹槽的位置,就相当於心臟原装瓣膜大门框的预留位置,高低差了哪怕一丁点,后面的活儿就没法干了!
这就像给新沙发做定製沙发套,尺寸得严丝合缝一个样。
留著备用!
接下来,就是david手术最核心的部分:把原装瓣膜“装”进新血管!
心臟瓣膜是极其柔软又娇嫩的组织,得把它完好无损地像搬家一样,“搬”到人造的、没弹性的人工血管里面去,还要保证它以后开关自如、严丝合缝!
这活儿靠啥?
靠针!
靠线!
靠纯手工!
人类自从发明用针线缝缝补补开始,不管是缝兽皮做衣服还是绣,这是绝对的、无可爭议的巔峰技术!
斯坦普教授也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他的工作並不复杂,等会儿只需要再做一次主动脉远端缝合就行了,现在他就盯著陈远航怎么往下做。
陈远航笑了笑:“今天我就不做现场教学了,现场有录像,回头你们想学,我再给你们讲!”
他確实有几年没做了,有点手生,如此爭分夺秒的手术,还是先完成它再说其他的。
“0k,0k,禪,我们的眼睛也不是吃素的!我们会把你的技术偷偷地学走”斯坦普教授开了个玩笑,缓解手术室中紧张的气氛。
陈远航笑道:“乐意之至!”
嘴里说著,手却没停,动作轻柔但异常精准,拿著带小垫片的2-0缝线,像纽扣加固一样,从心臟內部往外穿针。
在心臟原装瓣膜最底下那圈支撑部位(专业说法叫“瓣环”),这个环之前因为动脉瘤等原因撑大了、变形了,陈远航就沿著这个环的下方,稳稳地缝了整整一圈!
这针法就叫u形褥式缝合,你可以想像就像衣服上用缝纫机扎的那种双线加固效果。
这么一圈缝下来,作用太关键了:就像一个绷带,紧紧把那个被撑大的、松松垮垮的“门框”给勒小、箍紧,让它恢復到正常、大小正合適的状態!
这步太重要了,要是这一步做不好,过几年这个“门框”又撑大了,瓣膜关不严,就又要重新做手术!
这就跟鞋子穿久了鞋口变松,用根带子给它勒紧一个意思。
这是第一步,可以叫做瓣环“打绷带”。
关键点是什么?
下针太深了,针尖能把心臟扎穿!
下针要是太浅了,受力不够,一绷紧血管,线可能直接崩断了!
所以这个火候深浅的拿捏,完全靠的就是手底下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精细入微的“手感”!
第二步,可以形象地称为瓣叶“掛灯笼”。
將三个瓣叶的交界点,就像三脚架的支点,用5-0聚丙烯线吊起来,掛到人工血管內壁对应位置。
这三点的高度必须完全对称,误差不能大於1毫米,否则瓣叶对不齐就会漏血。
別看说的简单,可这不是堆积木、玩拼图游戏,没有二十年的经验,根本很难把三个瓣叶紧紧地捏合到一起,不信你把三个瓣捏合到一起试试。
想像一下吧,在一个跳动的心臟附近,虽然这会儿心臟停跳了,但空间狭窄、组织脆弱,在一个管腔內壁操作,把这三点掛得一模一样高、位置对称到极点这难度已经不是用“精细”能形容的了,简直是鬼斧神工!
在场的很多医生都知道这一点。
看到陈远航举重若轻地把三个瓣叶吊到一起,都不禁摇摇头,嘆息一声,这特么,就凭这一手绝活,远远地甩他们几条街。
“生理盐水!再试一次!”陈远航吆喝一声,助手立即往新血管里灌生理盐水。
一瞬间,就像打开了开关,被掛起来的那三个小瓣叶一一在强劲水流的衝击下一一“刷”地一下,像极了三把小伞同时被撑开!
水流畅通无阻!
等水流一减弱,它们又“啪啪啪”同时闭合,动作乾净利落,严丝合缝!
更重要的是,倒灌回去的水呢?一滴也没见著!
完全没有一点点反流的跡象!这结果太完美了!
“0k,成功!”这说明瓣膜移植的核心部分,也漂漂亮亮地拿下了!
连“门框”带“门扇”,都安装定位得完美无瑕!
整个手术室悬著的心又落下去一点点。
现在最大的难关已经成功闯过!
陈远航立即进行下一步,缝“波浪边”血管。
他把剪好的波浪形人工血管边缘,和患者残留的5mm血管边对齐,用4-0聚丙烯线连续缝合,就像缝衣服锁边一样,这一步要缝得密不透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