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生死时速(二)

为啥这么费劲非得缝得一点缝没有?

因为这里就是心臟恢復跳动后,泵出来的高压血液最直接衝击的地方!

心臟跳起来之后,那股力量大得嚇人,压力能高到200毫米汞柱!

要是这缝合线上有哪怕一个针眼大的小窟窿,那鲜血立马就能像滋水枪一样喷出来,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这一步,没有任何偷懒的余地,必须保证每一针、每一线都足够牢固、足够紧密!

这活儿对细致和耐心的要求达到了极致,非常耗费时间。

饶是陈远航这样的大神级选手,这一步也足足了19分钟!

没办法,这就是精细活儿的特点。

“60分钟!”旁边计时的助理医生报了个数。

这意味著心臟停止跳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小时!

通常来说,心臟停跳时间越短,恢復得越好,伤害也越小。

他们之前设定的安全极限,大概是在90分钟左右,这差不多是绝大多数心臟停跳手术能承受的极限时间了,再长心臟恢復起来就困难了,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风险骤增。

陈远航也鬆了一口气,接下来的任务就相对简单多了,时间上还来得及。

他稳了稳神,麻利地在人造血管的左右两侧,分別用工具戳开了两个直径大小刚刚好的小洞眼儿。

这两个洞眼的大小,必须和之前备好的、像小纽扣一样的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断端(叫“冠脉纽扣』)严丝合缝。

戳洞眼的位置更是有讲究,必须严格对准病人原先冠状动脉的走向。

想像一下冠状动脉就是心臟的命脉水管,必须保证新血管上戳洞接水管的地方位置跟原来差不多,管子接过去走的方向顺畅顺直才行!

为啥要这样搞?就是为了防止这条新换的人工血管安装好后,位置没摆正或者发生了扭曲,那样的话,待会儿把冠状动脉接上去后,管子一拐弯打折,血流不通,那可是要命的!

搞不好直接心肌梗死,心臟部分肌肉就缺血坏死了!

所以这两个洞眼开得位置对不对、角度正不正,直接关係到这两根心臟最主要的“命脉”能不能顺顺噹噹地流通新鲜血液。

同时,把之前备好的冠脉纽扣贴到开窗处,用5-0线像缝纽扣一样一圈圈缝牢。

这个阶段最怕的就是缝完冠脉打折或漏血一一前者导致心肌梗死,后者得补针。

而另一边,斯坦普教授也將人工血管另一端和健康的升主动脉断端缝合,血流通道至此重建完成。

86分钟,行不行就看最后一哆了!

在鬆开主动脉钳的那一刻,他那高速运转、一直紧绷了几个小时的大脑,此刻像过电影一样飞速回放著整个手术过程的关键环节:从第一步瓣膜修復开始,检查缝合结实不结实?每一步关键操作有没有差错?有没有哪根线没缝牢靠?有没有哪里可能没处理乾净会有潜在渗漏点?

在他的脑海里,这台手术的每一个缝线打结都结实无比,每一个关键结构都位置精准到位,整个逻辑链条清清楚楚、严丝合缝!

他默默告诉自己:“没问题,都搞定了,很结实!”

剩下的,就交给病人强大的自愈能力吧!

等新鲜血液灌注回去,身体自带的强大修復机制就会启动,会慢慢地、自然地让缝合过的地方自己慢慢长好、癒合。

只要这一步心臟顺利復跳,恢復功能,病人就能再次拥有一个健康的循环系统!

他深吸一口气,睁开眼,此刻,温血已经缓缓灌回冠状动脉。

“噗通——”

心臟猛地抽搐了一下一一那是室颤,就像机器刚通电时的抖动。

紧接著,

“噗通.—.噗通.——”

规律的心跳声如同天籟,在手术室里清晰可闻地响了起来!

全场所有人的目光紧紧盯著监护仪。

屏幕上的数字在剧烈波动,像一个醉酒的人购著努力站稳:

-/-一代表刚刚復跳,血压还没稳定测出来,或者血压太低测不出有效值。

“22/8"

收缩压只有22,舒张压8,这血压低得嚇人,说明心臟泵血功能还没恢復。

“46/17"

在缓慢上升,但离正常值还差得远。

“65/28”

持续上升,有希望!

“83/46”

上升趋势明显!大家拳头不自觉地紧了!

“92/64”

当高压一直维持在100左右,低压维持在60左右的时候,掌声,適时响了起来。

不过,手术还没有完成。

另一位操作超声设备的医生迅速来到病床边,动作麻利迅速地把一个长长的超声探头从已经插好管、无意识状態的病人口腔里稳稳地塞了进去!

探头穿过喉咙,沿著食道,紧贴心臟后壁的管道向下滑入。

很快,屏幕上就清晰地显示出了心臟內部的实时影像!

这探头在特定的位置,正好能像隔著一层薄玻璃看东西一样,完美地看到刚刚经歷过翻修和惊险移植的那枚“原装瓣膜”的工作状態!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个小小的超声屏幕上。

只见屏幕上:

心臟收缩时,那个新搬了家的“大门瓣膜”刷地一下打开,血流顺畅无阻!

心臟舒张时,:那扇“大门”啪嗒一声利落地合拢!关得严严实实!

再仔细看合拢后的图像:三个瓣叶对合得严丝合缝,完美居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