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阿坤爹便赶了回来。

据他自己讲,轮渡停了,他是包了一条小船赶回来的。

阿坤爹挑著一箱酒、两条烟、罐头和点心,阿坤娘提了两只鸡和一篮子鸡蛋,带著阿坤,来家里感谢。

这一堆东西,恐怕20块钱都不止。

这个年代,足够表达心意了。

虽然陈远航不图这些东西,不过,对於知恩图报的人,还是很有好感的。

阿坤爹对著陈远航一家人千恩万谢。

阿嬤笑容满面地把菸酒和点心接了过去:“太客气了,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航子就是举手之劳……不过,当时確实够凶险的,要不是航子跑的快,说不定真被那个庸医老姚给耽误了……”

阿坤爹的眼睛也红红的:“是啊,是啊,多亏了航……小陈大夫,回来后,我才听孩他娘说起了上午的经过,要是没有小陈大夫,阿坤肯定就没了……阿坤,快过来,给小陈大夫磕头……”

阿坤已经能正常走路了,还是小孩子的生命力旺盛,要是老头老太太,没有十天半月估计也下不了床。

听到他爹的命令,连忙要给陈远航磕头。

陈远航一把抓住了他,不让他跪下:“没有这个规矩,我是大夫,救人是应该的!”

两人折腾半天,最后还是陈远航没让阿坤磕成头。

阿坤爹又掏出了一把钱,全是大团结,估计至少有10张,不由分说就往陈远航兜里塞:“小陈大夫,这是诊金,你別嫌少……”

这个陈远航可不能收,连他们送的东西都不能收,他是医生,怎么可能收病人的礼物和礼金?

前世都没做过,这一世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就更不能收了。

最后,折腾半天,陈远航收下了一篮子鸡蛋,这是他们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

阿嬤有些可惜,不过,她也习惯了,自己儿子就是这一副做派,本来以为孙子能改变一下,结果,孙子比儿子还执拗。

好在,还是收下了一篮子鸡蛋,心里略微平衡一些。

他娘倒是很支持:“航子,咱们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你要不是医生,收就收了,可你是医生,救人是你的本分,再收人家的东西就说不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远航一边给村民看病,一边把父亲留下来的药柜整理了一番。

既然决定留下来,肯定要把家底盘点一番。

查看了一遍,除了少量的青霉素、麻醉药、退烧药、葡萄、碘伏、纱布、止血粉、酵母片、红霉素软膏、缝合外伤的针线这些常备药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中药和中成药。

他不禁摇摇头,父亲崇信中医,平时参研的也是古医书,参加赤脚医生培训也都是以中医为主,可是自己,学了一辈子西医,根本不懂中医啊!

至於中西医结合,在陈远航看来,那纯粹是忽悠,两种治疗方法本来就不是同一种原理,中医侧重整体,西医侧重局部,那种开西药再加点中成药的医院和医生,就是忽悠老百姓的钱的。

而且,对健康极为不利,是药三分毒,本来中药或者西药任何一种都能治好的病,你特么让人吃两种,不是让人承受两倍的毒性吗?

至於让自己现在去学中医,还是算了吧,中医博大精深,没有好老师教,估计一辈子都难以达到小成。

而且父亲最拿手的就是扎银针,自己懂得个毛的穴位。

既然留在村里,那就只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了,搞西医。

可西医没有药也不行,只能去进点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