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阿坤这孩子肯定需要送到医院检查检查,看看內臟和颅脑有没有损失或者出血。
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做个ct,外加核磁共振才会放心。
不过,这个年代,在陈远航的印象中,地区是没有ct机的,省城有没有还是回事,更別说县乡两级医院了。
单纯做一个x光的意义也不大。
因为,这个年代的x光机也是一言难尽。
能拍出心臟受损、颅脑出血的概率不足20%,甚至不太严重的骨折都拍不出来。
治病,主要还是靠医生的经验,靠他们望闻问切之后的判断。
21世纪的人总抱怨那时候的医生没有七八十年代的医生会看病,抱怨医生只有靠机器看病,其实,这真冤枉医生了,七八十年代的医生看病没有辅助仪器,但是误诊率也高啊!
即使误诊了,因为没有辅助仪器配合检查,也发现不了误诊。
医学界有两个90%的说法,一个是90%的疾病都能自愈,另外一个是90%的疾病都治不好。
看似矛盾,其实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大病不用看,看也看不好;小病不用看,给点时间自己就好了。
医学就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不仅中医玄,西医也很玄。
不过,它並非一无是处。
医学的主要作用就是,减少疼痛,延缓生命,给人希望。
就这一点,就足够大家趋之若鶩了。
输完液后,阿坤已经能下床自主走路了,陈远航又给他检查了一遍,同时询问阿坤娘要不要送孩子去医院。
阿坤娘一个女人,肯定是六神无主。
陈远航大手一挥,替她做了决定,回家观察!
几个人用自行车驮著阿坤往家赶。
一路上,陈远航都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重生,另一方面,救了一个前世未能救过来的孩子。
於是,更有心情打量著40年前的长尾岛,与“昨天”进行著对比。
长尾岛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最宽处长约4公里,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態势,西边是起起伏伏的丘陵,一条小河发源於西部丘陵地带,由西向东匯入大海。
河流在长尾岛的正中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小湖泊,三个村的村民围著小湖泊开垦出了上万亩水田,一年可以种两季水稻。
岛上每人能分到8分水田,同时每家还能分到三五分的菜园,粮食和蔬菜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略有剩余。
不过,到了陈远航前世重回长尾岛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搬到了县城、市里居住,留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於是,也就没有人种水稻了,水田早已被水產食品厂、造船厂徵用,变成了他们的厂房。
此刻正是农历9月初阳历10月,水稻正在抽穗,整个岛上鬱鬱葱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竹村在东南方向聚居,互助村在东北方向聚居,团结村在西边聚居,三个村呈品字形分布。
用水方面,三个村各自修了一个高高的水塔,二十年前就用上了自来水。
用电上,前年的时候,供电局架设跨海架空线路,给长尾岛送来了电,虽然总是停电,但总算有了电。
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石头房子,虽然很结实,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一年不修,就容易漏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