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接风宴
殿內气氛骤然凝固。蓝玉握著酒盏的手青筋暴起,徐辉祖腰间的狮蛮带扣在烛光下泛著冷光。
朱樉察觉到父亲话中深意,想起北伐途中截获的密信——某些將领纵容部下劫掠百姓,甚至私吞缴获的財宝。
"儿臣愿先说。"朱標放下青玉酒盏,月白衣袖扫过案上的《平胡策》,
"此次出征,虽大获全胜,但后勤补给多有疏漏。有百姓冒死送粮,却因延误被军法处置......"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殿內只余烛芯爆裂的轻响。
朱元璋猛地將酒盏砸在蟠龙案上,震得镇纸滑落:"好!好!都当咱老糊涂了!"他布满伤疤的手指指向殿外,
"当年咱从濠州起兵,靠的就是百姓拥护!如今倒好,刚打了胜仗就骑在百姓头上!"
朱棣与徐妙云对视一眼,悄悄握紧了对方的手。妙云想起北平城外,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在燕王府门前跪求庇护的场景,指甲不自觉掐进掌心。
"传旨!"朱元璋突然起身,冕旒晃动间金箔簌簌而落,"凡劫掠百姓、私吞缴获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革职查办!阵亡將士抚恤金翻倍,家属入朝为官者优先录用!"他目光扫过朱樉,
"老二,你在漠北推行的'以战养战'之策,继续完善后呈上来。"
朱樉跪地叩首,额头触到冰凉的青砖:"儿臣遵旨!"他想起北元王庭废墟下,那对相拥而亡的母子——母亲用身体护住襁褓,至死未鬆开怀中的孩子。
这个画面曾无数次在他梦中重现,此刻更化作胸口滚烫的誓言。
夜更深时,殿中丝竹声再起。徐妙云抱著熟睡的世子靠在朱棣肩头,听他低声讲述北平城墙上的烽火;
朱樉將尚槿举过头顶,逗得孩子咯咯直笑,观音奴则温柔地为尚炘擦拭嘴角的糕点渣;朱標在角落里与群臣商议新的赋税条例,烛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朱元璋倚著蟠龙柱,望著满堂儿孙,忽然想起五十年前那个在破庙中饿昏的少年。
那时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坐拥如此江山,更未料到,这江山的根基,终究要落在这些眼里有光、心中有火的孩子们身上。
当更鼓声穿透云层时,接风宴终於散场。朱棣牵著妙云走下丹陛,世子的虎头鞋踩在青砖上发出细碎声响。
朱樉抱著尚炘,任由尚槿抓著他的鬍鬚,与观音奴並肩而行。月光为他们镀上银边,將身影拖得很长,很长,一直延伸到应天城灯火通明的街巷深处。
朱元璋望著渐渐散去的人群,苍老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欣慰。他转身看向朱標,缓缓说道:"標儿,这江山,终究是要交给你们的。"
朱標郑重地点头,目光坚定。夜色中,皇宫依旧灯火辉煌,而大明的未来,也在这一场接风宴的喧囂与沉思后,悄然展开新的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