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年受宠若惊,连连摆手说不敢不敢。

李老爷子笑骂,说还有你臭小子不敢的事?好好干,青储饲料技术很好,甘省这边,你是第一个,一定要带这个好头。

隨后,老爷子便去歇息了。

陈春年亲自侍奉,让老爷子睡在他自己的床榻上,还很贴心的端过来一盏气死风灯,並抱了十几本书搁在床头小茶几上。

看著陈春年简陋、乾净而整齐的臥房里,竟然满满当当摆了两架子书,老爷子很满意。

“春年你去忙吧,我看会儿书就睡觉。”

“李伯伯,尿盆在门背后。”

“嗯,知道了。”

“李伯伯,我就睡隔壁房间,想喝茶、或者需要起夜什么的,您敲一敲木头隔板就行了。”

“好。”

一番忙碌后,温柔和贴心的侍奉著老爷子躺床上看书,陈春年这才轻手轻脚出门。

左右一看,嚇一大跳。

好吧,房门左右各占了两个荷枪实弹的武jing战土,房前屋后,以及营地周围,影影绰绰的估摸著得有一个营··

一夜无话。

次日一大早,天麻麻亮。

陈春年打发罗小虎开车,赶紧把杨裁缝、姜红泥、陈雪晴、江姍几个人送去了哈尔腾峡谷口的鹿场。

修罗场就修罗场吧。

再丑的媳妇,终究要见婆婆、大媳妇、大姑子、小姨子,眼下的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伺候好李老爷子一行人。

至於其他家务事,只能暂时搁置起来。

有一句老话咋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明日有愁明日愁,管他东西南北风,我自横刀上小楼。

送走老妈杨裁缝、媳妇姜红泥几人,陈春年安顿几位叔叔、婶娘起灶做早饭,自己则来到营地不远处的哈尔腾河畔,舒舒坦坦的打了一套拳。

这是他雷打不动的好习惯。

毕竟,这一套外爷爷传他的无名拳法,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壮腰健肾,学习外语一日一夜腰不疼腿不抽战斗力爆表,堪称『后宫必备技”

“春年,你这拳脚功夫不错啊。”

不知什么时候,李老爷子穿一身宽鬆练功服过来,背负双手,开口讚嘆:“一拳一脚,刚柔並济,没有十几年的水磨功夫,做不到这一点。”

陈春年赶紧上前,十分狗腿子的笑著:“李伯伯,您咋不多睡一会儿嘛。”

李老爷子笑了笑,拉开架势,开始不紧不慢的打拳。

陈春年看几眼就知道,这是杨氏85式,应该是杨露禪偷学陈式太极后传於自家儿孙后代;

后来,其孙杨澄甫先生在陈式太极的基础上,整理爷爷杨露禪的太极拳精要,重新编写、修订,形成了一本內家拳谱。

嗯,差不多就是杨氏太极拳的『教材”吧。

既然是『教材”,自然只有拳架,並无內功心法,长久习练固然能够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不过,想要应用于格斗实战,就有些勉强了。

看了李老爷子的杨氏太极85式,不但拳架功夫相当不错,而且,根据其气息之绵长,劲道之凌厉,应该经过一番正规的、严格的训练。

到底是大佬人物。

江湖上被传的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一些『武林秘籍』,在老李这个层面的人物看来,不过是睡手可得的武技小道耳。

眼瞅著李老爷子认真打拳,面色红润,气息绵长,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很有章法—

陈春年突然想到一件小事:『哎,要不是看见李老头儿打太极拳,还把一件小事给忘了。』

太极宗师,太极张三丰。

“隨隨便便拎出来一部影视剧,好像都不错,让北影厂那帮人拍摄出来,应该堪比《少林寺》嗯,应该比少林寺好看多了。”

一点小钱,想办法拍一部关於太极拳的影视剧,李老爷子一高兴,指头缝里隨便漏个一星半点,可不就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对了,还可以炒作一下红寧老家的陈家沟。

“什么?”

“陈家沟是河南中州的?没听说过啊,陈式太极拳的宗师,不是叫陈正英嘛?』

那老头儿是我祖太爷———

陈肥肠想到得意处,忍不住咧著大嘴,嘿嘿嘿的笑出了,嘴角都快要流下哈喇子了。

“春年你没事吧?”

打完一套杨氏太极85式,李老爷子缓缓收势,长吐一口浊气,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不料,一转头就看见陈春年正蹲在那里傻笑,鬼迷日眼的,还把老头儿嚇一大跳:“臭小子想媳妇了?瞧你那样儿,哈喇子都垂下来半尺长了。”

陈春年一个激灵,嘿嘿笑著:“李伯伯,刚才我看您打太极拳,突然想起了我祖太爷陈正英,

心有所念,喜不自胜啊。”

李老爷子一脸的茫然和懵逼:“啊?你祖太爷陈正英?”

陈春年一本正经的点头:“嗯吶。”

李老爷子好奇问道:“你祖太爷陈正英、嗯,他是什么人吶?咋没听说过?”

陈春年轻咳一声,挺一挺胸,淡然说道:“我祖太爷啊,他是红寧陈家沟人,正宗的陈氏太极拳传人;杨露禪您知道吧?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

“我祖太爷陈正英,不仅是杨露禪的授业恩师,而且,还是他的亲岳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