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老姐给力!
听了陈春年的求援,电话那一头,陈雪晴沉吟良久,选下一句『等我电话,就没声儿了。
得,那就等电话唄。
三个男人坐在办公室里抽菸喝茶,大眼瞪小眼,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尤其是张艺某,人很,在黄书记面前天然的低人一等,低眉顺眼的成了端茶送水的小二。
陈春年咧嘴笑著,享受这张国师的侍奉,心里头挺舒坦:『看看,终究还是钱最好嘛。』
再过一二十年,当张国师想起,陈肥肠带他去草原县府大院打电话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两个多小时后。
眼看著日影偏斜,已近下午5点多,陈春年、黄金、张艺某三个男人,都觉得了无生趣时,电话铃响了。
三个人一愣。
黄书记瞅一眼陈好人:“春年,接电话啊。”
陈春年使劲搓几下脸颊,哈哈大笑几声,接起了电话:“喂,哪位?”
陈雪晴在电话里开门见山:“事儿成了一半,等一会儿,有人会打电话询问电影剧本的情况。”
陈春年大喜:“好好好,谢谢老姐,老姐狗的班!”
几分钟后,电话铃再一次响起。
陈春年接了电话,对面一个北平口音、声音略显沙哑的老男人开口就问:“喂,您是陈春年同志吗?”
陈春年赶紧说:“对对对,我就是陈春年同志,陈雪晴同志的亲弟弟,一个妈生的。”
一旁的黄金、张艺某没忍住,『噗』一下,差点笑出了声。
这狗东西废话真多。
电话另一头,那老男人也被逗乐了,哈哈笑著:“看来,你姐姐说的没错,
你这个小同志说话挺幽默呢。”
“好了,咱长话短说。”
对面那老男人似乎在翻看几页纸,问道:“陈雪晴同志送过来一个电影剧本的大纲,我刚瞅了一眼,题材不错,是上面最近正在鼓励和提倡的传统武术片,
这很好。”
“不过陈春年同志,你提供的这个故事主线、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
巴拉巴拉说好一阵子,陈春年仔细听著,生怕错过一个字。
看样子,这位北平城的大佬,对《双旗镇刀客》的故事挺感兴趣,认真思考过,这是一个好兆头。
陈春年认真说道:“叔,您说的这些问题,的確都是问题,不过,我是这么考虑的。”
“相比《少林寺》,我想拍的这个《双旗镇刀客》,其实是另一个极端,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华夏传统武术精髓。”
“《少林寺》的招、套路太多,好看是好看,但戏曲表演痕跡太重,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看京剧武生、武旦在表演,拳绣腿,不是真功夫。”
“真正的华夏传统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极具观赏价值,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其实用性。”
“就比如同样一套翻子拳,李连结实战中的打法,绝对凌厉、招招致命,但很有可能並不好看。”
“再比如太极拳也一样,別看那些公园的大爷大妈慢吞吞的在打太极拳,说什么一个西瓜切成两半,你一半他一半,剩下的餵给我家狗蛋蛋。”
“那不是太极拳啊叔,我们陈家沟的太极拳,慢到极致,如山如岳,快到极致,啪啪啪直奔下三路。”
“这就像顛勺炒菜,同样都是厨子,有些人顛勺好看不好用,炒的菜贼难吃。”
“像我这样的顛勺高手,啪啪三五下,就十分的厉害呢———.”
果不其然。
说到最后,陈春年的话题还是被他不经意的代入到『顛勺』,这才是他的强项。
从一碗简单的打滷面,到臊子麵,到卤肥肠,再到西北人的『十三』,『九魁首』”,最后说到北平城的满汉全席,反正就是一个字:
真特么的能哗哗。
足足三十几分钟后,陈春年终於停下吹牛,笑嘻嘻问一句:“叔,您贵姓?
咱爷儿俩说这半天话了,还不知道您尊姓大名吶。”
电话那头:“我叫王濛。”
陈春年眼角一阵抽抽:“..—王叔您好。”
陈雪晴现在混的不错啊,连这样的文坛大佬、两年以后的文化掌门人都认识了?
跟著老丈人姜先生翻报纸,这一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陈肥肠知道,这位出生於1934年的王叔,曾经因为一篇短篇小说,被发配到西域的戈壁草原上,生活了好多年;前世记忆中,好像是在1986年、还是1987
年,这位王叔就会成为文化方面的掌门人。
一部之长。
乖乖了不得。
“小陈同志,让你这么一说,我对这个故事还真有些动心了。”
王濛沉吟几声,道:“不过,我在作协这边,也就一个刊物的编辑,能力有限,我试试,看能不能帮上你这个忙吧。”
陈春年一听,心里头有底了。
真正有实力的大佬,在给人做出承诺时,往往都是『能力有限』、『我试试看”,才不会信口开河、大包大揽。
掛了电话,陈春年长吐一口气:“暂时就这样了,把人给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