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不现实啊,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去人家的地盘上做生意?真不怕被人打出狗脑子?”

他淳淳善诱,讲清楚其中的厉害,这才开始总结:“你们看啊,让別人来学滷味小吃的做法,我们卖滷料包,这上面赚不了大钱,但贵在量大,一年赚个一两万没问题。”

“此为其一。”

他点一根烟,浅吸一小口,淡淡说道:“秘制滷料包掌握在自己手里头,只不过是一个营销策略,有些人,肯定会为了省钱,而自己想办法配调料。”

“这种情况,我们真没办法。”

“所以说,让他们必须掛咱的招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巴拉巴拉一阵说。

姑娘们渐渐听明白了,她们的心里头,却更加糊涂了。

滷味小吃的手艺让人免费学,秘制滷料包不赚钱,签订的合同上,却让人必须掛一个『老乾妈风味小吃”招牌··

这算什么高深的商业手段和策略?一分钱不赚,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点不划算啊。

陈春年只能摇头苦笑。

算了,说多说少,反正大家都听不懂,不理解,还不如让大家直接干活——·

陈春年的『滷味小吃店』的生意,不温不火,一天的纯利润不过二十几块钱。

相比之前的七个摊点收入,只能说『聊胜於无”吧。

对此,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这狗东西钱赚够了,人就飘了,都不好好做生意了。

只有罗小虎、姜红泥等寥蓼几人知道,陈春年这一次真要开始干大事、赚大钱了。

隨著各地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陈春年把教学工作,一股脑儿的丟给林亚兰等十八名女弟子,让她们一边开饭馆,一边顺手培养各地来的学生。

三两天培养一批人,临走时,陈春年还会帮这些“弟子们”买火车票。

有些实在太穷的,就连吃一碗都有困难的,他不仅“报销”来回车票,还会適量的借一点钱。

就比如东北大妞李明霞,爸爸伐木出事死了,六七口人还欠著3000块钱的罚款,不及时拉一把,估计活下去都不容易。

陈春年掌握情况后,不仅给李明霞报销了17块8毛钱的路费,还借给她50块钱的『启动资金”。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情况好一点的,比如北平城的陈琪同志,父母双职工,普通工人家庭,但相对来说还算殷实,硬是『预缴』了200块钱的『秘制滷料包”的钱款。

人生百態,不外如此吧。

陈春年用心良苦。

那些个慕名而来,想要学习卤肥肠厨艺、学习陈肥肠精神的年轻人,十之八九,都算是这年月最早觉醒的一些人。

相比张大元同志的『酒肉朋友』,陈春年的这一批学员人数不多,也就百十个人,但质量相当不错。

所以,他终於开始『放大招”:老乾妈辣酱、萝卜乾榨菜该上线了。

截止目前,滷味小吃的真空保鲜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採用罐头厂那一套设备,保质期最多一个月。

根本就指望不上。

那还不如趁这一波热度,全面推广出去,让那些有想法、有脑子的待业青年们,也能吃一口时代的红利。

因为食品保鲜技术等诸多原因,滷味小吃的大钱,他暂时还指望不上,乾脆撒出去,

赚个人气和吆喝。

秘制滷料包上,他的確赚不了多少钱。

老乾妈风味小吃”的牌子,却必须提前打出去,大致有点“抢占市场”的意思。

因为。

陈春年寄予厚望、付出诸多心血的老乾妈辣酱、萝下干榨菜两样“风味小吃”,这两样好东西的防腐、真空、保鲜等技术,完成了第一次突破一经过专业检测和实验,老乾妈辣酱和萝卜乾榨菜在常温、避光环境下的保质期,已然能够达到12个月了。

常温、常態下的保质期,达到了6个月。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在农大盛校长和他的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研製出来的食品添加剂,配合红油隔绝、真空包装等“保鲜手段”,让国內的一部分食品保鲜技术,达到了二三十年后的水平!

红寧县的『真空保鲜机械研究所』成立,並迅速投產了。

红寧县、甘农大、甘总队三方共同筹建的『西北食品研究所”掛牌成立。

陈肥肠的老乾妈辣酱、萝卜乾榨菜,也开始小规模生產、经营。

生產场地很简陋,就在艺校的农妇三泉旁边圈了一个院子,约莫十二三亩,盖三间大房子就行了。

典型的家庭作坊。

陈春年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办厂子,而是想著先把那一眼泉、以及附近的七八亩菜地圈起来,据为己有。

其中猫腻,林老大、梁老二心知肚明,却还生怕他不要,县上出钱出人出车,帮那狗东西先把『厂子』给建起来了。

这让陈春年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首任厂长是老丈人姜先生,老爷子主动开口,说他静极思动,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员工也不多。

姜红泥负责採购,同时兼任会计、出纳和质检员;林亚兰、陈菜菜、孙向娣五名女弟子,负责生產、包装和销售。

第一批老乾妈辣酱,生產了3000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