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度娘她 会不会反弹琵琶?

隔壁一间屋里,梁老二、陈春年开始谈正事。

“春年,你的老乾妈辣酱可以量產吗?”

梁老二第一次邀请陈春年进了他的书房,第一次很正式的为陈春年湖了一壶好茶。

“暂时做不到量產。”

陈春年喝一口明前龙並,讚嘆一句,道:“姐夫,我眼下调製出来的辣酱,味道对了,但口感还不行。”

“这种辣酱,必须选用上好的精牛肉,上好的土鸡肉———.—对了,最好是三黄鸡的肉。”

“这两样东西都好解决,等酒厂那边出一批好酒,我拉出去几车,差不多就能换来一批好牛肉;至於三黄鸡,可不就是土鸡嘛,家家户户都在养殖。”

“关键是辣椒。”

他扳著指头算帐:“眼下来说,最好的辣椒原產地,自然是云、贵、

川、渝、湘、赣等几个地方,其中,尤其以贵州辣椒最好。”

“所以,一来二去的运输成本,加上其他一些技术难题,保质期不够”

.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com】

巴拉巴拉一阵讲。

陈春年肯定有所藏私,掐头去尾大致把事情说清楚,便端了茶杯,慢慢品咂。

梁老二揉著眉心,嘆一口气:“我还想著,你的老乾妈辣酱如果能量產,就可以和罐头厂合作,联合开发,好为咱红寧打一个翻身仗。”

陈春年面不改色,心下却不以为然。

与罐头厂联合开发,我陈肥肠又不是大肥-此外,一个厂子赚钱就是翻身仗?那几十万山区农民呢?

“姐夫,我说这么多,其实想表达两个意思。”

陈春年沉默一会儿,突然开口:“第一,能不能想办法引进一批白羽鸡进行繁育?这是大事,绝对能让每一个农户得到实打实的好处。”

“第二,能不能想办法引进一批云贵川那边的好辣椒种子,扩大全县辣椒的种植面积?”

梁老二有些抓瞎了。

改开了,土地都承包到户了,很大程度上,其实有一些关於农业方面的政策的作用微乎其微。

这一点可以理解。

毕竟,眼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粮食,还是养殖,眼巴巴盯著的是粮食够不够吃...

两个人坐看喝了一个多小时的茶,话很少,烟倒抽了很多,差不多一包左右。

烟燻火燎。

两个身份悬殊的男人,在红寧县一中家属院的一间书房里,宛如两个沉默寡言的哑巴。

“春年,辣椒的种植推广,我想想办法。”最终,梁老二还是表了態。

他说,只要能切实提高农户收入,他寧愿冒这个风险,不怕丟帽子、不怕回家抱孩子。

至於白羽鸡·—好吧。

这位梁大县长,根本就没听说过那玩意儿,更別说想办法引进、繁育了。

至此,陈春年方才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个多么重大的“財富密码”:

白羽鸡。

油炸食品!

哎,这玩意儿才是印钞机啊。

1983年前后,咱们这边缺衣少穿,大家的目標是解决口粮问题,解决穿衣问题。

一句话,最大的目標是解决人民群眾的温饱问题。

大洋彼岸的美帝国主义,则已然进入了『油炸食品”的时代,每人每年消耗的鸡肉,达到可怕的90斤。

平均下来,大约三四天就要吃掉一只鸡,而且,还是8斤重的那种大胸白羽鸡。

这年月,人们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不高,只要有肉吃,再用特殊手法裹一层包穀面淀粉啥的,油炸、烧烤、药膳燉煮·.

哎哟我去。

陈春年把自己都想馋了。

他隱约记得一个笑话,说在1972年,荷兰女王赠送给中国五十来只父母代白羽鸡。

但由於长期封闭,咱们的人不懂育种与饲养技术,这批鸡就被按商品肉鸡饲养了,以至於养得太肥,无法產蛋。白羽肉鸡的首次中国之旅,就以闹了个笑话而告终。

实际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