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陈春年所知,在现代化养鸡体系里,一只商品肉鸡的诞生,要经过祖代鸡、父母代鸡的繁育,才能渐渐稳定成型。
从1980年代开始,白羽鸡由华人在泰国创立的正大集团等公司正式引进到国內。
从1984年至1996年,中国白羽鸡的鸡肉產量以每年12.1%的速度递增;
到了2014年左右,达到一个峰值,每年出口全球30亿只。
另外,还有数以亿计的白羽鸡、黄羽鸡,成为国內肯德基、德克士等快餐行业的主要食材。
也就是说,再过三五年、七八年,白羽鸡和它的杂交品种系列,每年创造的利润,同样数以亿计。
当然,这里头有一个前提,便是白羽鸡引进后,必须得与国內的三黄鸡杂交。
要不然,光是鸡瘟,就能把人给坑死。
毕竟,白羽鸡作为世界上最好的『肉鸡』,还有一个名字,就是速成鸡。
这种鸡的生长极快,只要餵养合理,45天左右,即可长到4斤左右,是解决国內口粮肉类不足的极品。
唯二的问题,就是抵抗力差,肉质鬆软,油脂不足,口感远不如三黄鸡等土鸡·——
当晚,几个人回到艺校时,已然晚上10点40,浙浙沥沥的开始下雨了。
陈春年找了一趟老丈人姜先生,问了一句他知不知道荷兰人和德国人的白羽鸡。
姜先生摇头,说没注意过。
陈春年二话不说,便开始往自己的屋里搬报纸,七八百斤,他足足搬了十几趟,堆了一地。
他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那就是认真。
尤其牵扯到餐饮、食品、赚钱这几个关键词,总能激活他內心深处的某种野望,让他总是不自觉的想要一探究竟。
其实,他手头的几个赚钱项目都还没弄好,还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这並不影响他对白羽鸡的热情。
反正閒看也是閒看,还不如提前多了解一下,多研究一些,等到时机成熟,直接开搞,分分钟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哥,咋还不睡?”
“你先睡,我再翻一会儿报纸。”
“你咋跟爸一样,喜欢看报纸了?”
“他外爷说的对,报纸是一段歷史,真真假假的很有意思,挑著看看没什么坏处。”
陈春年蹲在地上,满头大汗的翻看著报纸,速度极快,眼晴只盯著『鸡』、『养鸡』、『白洁』等字眼。
“哎,没有度娘的日子,真的好难啊。”他一边翻弄报纸,一边忍不住感慨。
姜红泥梳洗完毕,钻被窝里,穿的脱了衣物,仔细叠好,放在枕头边。
她探出脑袋,秀髮柔顺,人如无骨般软噠噠趴炕上,扑棱著两只桃眼,安静的瞅著自己的男人,一脸的幸福。
窗外细雨绵绵。良辰好景。
荡漾了。
她轻轻咬著嘴唇,突然问道:“哥,度娘是谁?她漂亮不?”
陈春年点头,一本正经说道:“度娘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学识渊博,温柔贤惠,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姜红泥『噢』一声。
她的目光有些迷离:“度娘的大不大?她会不会反弹琵琶?会不会一字马?”
陈春年转头,看见媳妇眉目之间的那一点意思,忍不住咧嘴笑了。
“好好学习?”
“嗯。”
“来了来了,我太爱学习了。”
“哥你等一下,我翻一下书,看看咱学到第几课了。”
“不用翻书,继续学习反弹琵琶,温故而知新嘛———"”
“......”
一日一夜后。
窗外细雨绵绵,又是一个喝茶看报纸的好天气。
陈春年继续翻弄满地的报纸,罗大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汽修班和司机班的三百名“学员”,终於搞定了。
每一个人都是按照陈春年的要求,精挑细选,无论是身世、品行、拳脚功夫,还是可靠度、忠心度,保证么马达。
尤其让他满意的,是这三百人中间,竟然有27名復原老兵。
罗大虎说了,那27人,个顶个的高手。
其中有一个叫朴大力的傢伙,竟然是特务连的老兵,飞檐走壁,百步穿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