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丽姐想演阿春

“我要演阿春!”

“阿春?”

赵坤愣然,“你不好好演电影,演哪门子的电视剧啊?”

不是说赵坤瞧不起电视剧,而是这年头电影和电视剧的差距真的很大。电影是艺术,电视剧那是娱乐。

而且电影是精细化製作,电视剧就相对要求不那么高。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你接了一部戏,有人问:“是胶片还是录像带?”

如果是胶片,那一定是特自豪的那种。但如果是录像带,回答就不那么响亮,甚至都有些不好意思。

赵坤承认《京城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不错,但盖丽如今在香港电影圈发展得很顺利,没必要再挤进电视剧这条赛道刷一波存在感。

但盖丽却哼哼道:“有啥电影好演的!”

“你现在不是正拍著嘛,再说了佩吉姐不是说正在帮你运作周星星电影的女一號嘛!

3

92年被誉为是“周星星年”,年度票房排行榜前五中有四部是他的电影。

之前盖丽在《审死官》中出演的女二號角色,儘管是无厘头的搞笑角色,却很受周星星的认可。

恰好这次永胜正在筹备一部周星星主演的古装片,周星星希望盖丽能和他搭档,李锦文也正在积极帮她运作这件事。

“周星星的电影没戏了,人家向老板看上了巩丽,还开出了一百万港幣的片酬!唉,谁叫人家是大女主呢!”盖丽一脸鬱闷道。

说完还长长嘆了一口气,刻意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瞅著赵坤。

咦,原来那个性情爽直的盖丽哪儿去了,怎么也学的茶里茶气?

別看她明面上说的是巩丽,其实是在说自己呢。

无非就是看著自己为陈虹量身打造了一部大女主的电影,而她呢,演了几部电影虽然名义上都是女主角,可实际上不是打酱油就是瓶,心里肯定不平衡。

赵坤只好安慰道:“既然这部演不了就继续找唄,香港那边机会多,你不想挣钱了?

隨著《审死官》创造了香港影史票房纪录,作为女二號的盖丽咖位和片酬也水涨船高,比如这次出演《战神传说》的女二號,天幕公司就给她开出了60万的片酬。

当然比张曼玉的400万还差距很远,但这已经是稳居二线明星的价码了。

盖丽却铁了心道:“可我就是喜欢这个角色,而且剧本上说了,这个角色是广东人,我会说广东话啊,而且我现在的英语也没问题,再合適不过了。”

“....”

还別说,她说的还挺有道理的。毕竟纽约现在就一个唐人街,就是之前《甜蜜蜜》取景的毗邻华尔街和百老匯大道的曼哈顿南城,至於说通用语言是胡州话的布鲁克林华埠,目前还在形成当中。而哈维.韦恩斯坦的老家,后世著名的皇后区法拉盛唐人街要到2000年以后隨著大量除胡建人以外的大陆移民的涌入才会慢慢形成。

现在的曼哈顿南城通用的是广东话。

但这都不重要,比如將阿春设定为改开后第一批来自大陆的移民或者湾湾的外省人就毫无违和感,因为他们能说一口流利的国语。

剧本修改一下就完事了,而且这部剧面向的本就是大陆的观眾,没必要这么严谨。

再者原版中那位饰演的阿春的女演员赵坤也认识,京城人艺培养出来的,早些年就在美国打拼,可能是有这种生活吧,將阿春这个角色演得相当不错。

凭藉《京城人在纽约》一炮而红后,就长期活跃在內地影视圈,多次斩获各类奖项,也算是老戏骨吧。

其实赵坤之所以不愿意让盖丽演这部电视剧,主要是感觉她的底子不错,但多少还是差点火候,希望她能够在港片繁荣的年代里抓紧时间好好磨炼一番,假以时日说不定就能培养出第二个巩丽或者张曼玉,没必要在电视剧领域浪费时间。

可看到她撒娇的脸上目光却很坚定,不禁有些犹豫。

“你到底喜欢这个人物什么?”

“阿春泼辣、洒脱,敢爱敢恨,我觉得现在的女性就该是这个样子。”盖丽眉毛上扬道。

嘴,敢情这是小三当上癮了,还想在戏里体验一把!

不过还別说,盖丽身上確实有阿春这个人物的特质。

既然她对这个角色这么感兴趣,赵坤只得点点头道:“我可以帮你推荐,不过合不合適还得导演说了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