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远弘虽然只是观狮山书院的一个教谕。“任何一种新事物出现的事情,他的制作成本肯定都是很高的。

比如我只要描写一下一百年之后的人们在长安城从早到晚的经历,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但是哪怕是勋贵富商真的都去使用电灯泡,我们的煤油灯的前途依然是广阔的啊。

李宽很是惊讶的看着武媚娘。

虽然让小玉米写东西的是武媚娘,但是显然李宽才才科幻小说更加了解。

很显然,刚刚说的那些东西,显然是有点超出她的理解范围的。

“郎君,你既然都已经有了一些方向,要不小玉米的第一本科幻小说,你干脆给她说一说框架,让她能够更快的进入到状态?”

又不是算学院那帮人,只要一张纸、一杆笔就可以了。

甚至现在一个月的书籍销量,比二十多年前好几年的销量都要多。

长安城的勋贵富商家中,就没有谁家是一盏煤油灯都没有的。

但是单单听一听,就能感受到它应该是很有前途的。

“那篇论文我看过了,确实是非常有冲击力。

未来大唐的勋贵富商,是不是会放弃使用煤油灯,或者是大量的减少使用煤油灯的时间。

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给我们的煤油作坊带来多大的威胁才对。”

阿耶,难道藏书阁中那些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全部都是真的吗?”

因为他们现在的生产状态还是属于实验室状态,没有进入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毕竟他们的电灯泡研究出来之后,肯定也是需要考虑今后的工业化的问题。

李宽很是宠溺的摸了摸小玉米的脑袋。

当时想现在看自己阿耶的态度,似乎书籍中的那些东西真的都可以变为现实。

要想一个作坊的股票有几倍、几十倍的变化,单单看这些是不够的。

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电池来给电灯泡供电,让电灯泡能够随时随地的点亮?

现在的大唐,哪怕是勋贵世家的府中,照明也都是一个问题。

当然,你可能会担心有些人买回去之后,没有办法给蓄电池充电,这样就没有办法充分的发挥它的优势。

过个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书中的大部分东西都有可能变为现实的。”

在小说中,能让读者间接了解到科学原理,了解这些东西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洪益消化了一下赖远弘的话,眼神慢慢的变亮起来。

所以当煤油灯出现的时候,崔庆就觉得有点难受。

不过我觉得那么大费周章的情况下,也就为那么一小部分的电灯泡提供了电能。

要不是这个东西跟我们化学院的关系实在是有点远,我都想安排一组人员也去搞电灯泡了。”

“师父,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完全证明这种可能性还是不存在的。

因为不管是格物学院的内容,还是化学院的内容,亦或是算学院的内容,小玉米都可以用精通来形容。

她只要把这些东西融合到小说之中,随便选择一个什么主题,都可以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如果一直都没有办法把电池量产,为作坊提供资金的话。

在几十年前,各个印刷作坊除了初版四书五经之外,很少会有其他书籍的初版。

但是在日常的对话之中,却是可以传递很多信息。

自己这个女儿,要说聪明是绝对聪明。

再说了,这年头观狮山书院的教谕,可是没有几个是真正的书呆子。

所以移动最终并没有重视飞信,慢慢的去成为鸡肋的存在。

但是实际上没有那么快的。”

如果说煤油灯是比较原始的照明工具的话,那么电灯就是充满科技感的新产品。

有赖教谕你帮忙,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是问题不大了。”

但是他又觉得很冤枉。

而是应该想办法给电池找到更好的应用场景。

特别是有些实验是需要费比较多的钱财。

但是也只是有可能,并不表示一定会发生。

更多的百姓都愿意点钱财去铺子中购买成衣。

这种情况下,其实已经具备了一些商业价值了。

但是他毕竟是大唐的监国太子,要说每天都不忙,那是不可能的。

关键是你在格物方面胜过了小玉米,你能确保同一个人能同时在化学方面也战胜小玉米吗?不客气的说,小玉米在格物书院里头的威名,那是用别人的憋屈来堆积起来的。

鲸油蜡烛这个东西,各家出品的质量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无非就是谁更便宜,百姓就买谁家的。

李宽自己前世的时候就很喜欢看《海底两万里》等科幻小说,这些比较早期的科幻小说,跟后面二十一世纪之后出来的东西,还是有着很大的不一样的。

那怕是加了玻璃灯罩的煤油灯,由于亮度有限,用的也是不尽如人意。

小玉米跟其他人相比,她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

赖远弘显然比洪益要更有信心一些。

观狮山书院发动机研究所里头,饶永祥和练志坚的面色比较肃穆。

在最近的实验之中,我们其实也是已经碰到过可以制作这种电池的情况的。

李宽自己肯定不可能跟一般的老师那样天天给小玉米上课。

太子府中,小玉米满是好奇的趴在桌上看着眼前的一个小模型。

哪怕是她看的书籍比一般人要多,也有点难以理解这些东西。

“灯丝?这个玩意还真是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呢。

其中又以清河崔氏的捕鲸队的规模尤为巨大。

小玉米整个人也燃起了斗志,觉得写书这个事情,完全可行啊。

哪怕是有,往往也都是跟四书五经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书籍。

“行吧,那就由你来负责这个项目吧,看看能不能搞出什么新东西出来。”

饶永祥作为化学院的院长,看问题的高度自然不是练志坚可以比的。

武媚娘在旁边给了一个助攻。

至少在理论层面,整个观狮山书院里头能够把小玉米稳稳的压住的人,实在是不多。

洪益制作所,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研究电池。

一旦这个方案得到落实,那么自己的洪益制作所就算是彻底的在大唐打响了名声。

与其这样,倒不如我们也插进去。”

这个时候,电灯泡的出现对我们煤油灯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影响。”

一旦通过修建专业的作坊来运作,那么这些产品的成本肯定会有明显的下降的。

对于自己的女儿,李宽自然是不予余力的帮忙。

至于后世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会不会从棺材里面跳出来,那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科幻小说最大的卖点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故事情节。

“嗯,不管他们怎么想,我下午先过去找他们商讨一下。

……

他倒是不担心带灯泡会抢占鲸油蜡烛市场。

大唐股票交易所现在对大唐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

大多数时候,衣服都是使用布或者羊毛线来制作。

之前,我们的煤油作坊是一个充满了前途的作坊,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的巨大。

至于水里面翱翔,也是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案,制作一个密闭的容器,在里面安装发动机或者其他东西来驱动螺旋桨,让它在海里面翱翔,是不是听起来也是有可能的?至于日行千里,其实你乘坐长安城到洛阳的火车的时候,就可以大胆的想象一下,如果火车的速度提高一倍,甚至提高两倍,那么日行千里是不是就变得有可能了?”

并且还把各种各样的灯丝的实验结果刊登到了论文上面。

想到这里,洪益的心变得更加火热了起来。

小玉米用有点怀疑的眼神看着李宽。

“郎君,我感觉这电灯泡就是一阵风潮。

练志坚觉得好冤枉。

彼此之间的关系反倒是有点像是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关系。

如果他们愿意,那么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现在又冒出一个电灯泡出来,崔庆就有点坐蜡了。

在电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洪益制作所生产的移动照明设备,也许是电灯泡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呢。

如果让小玉米结合你刚刚说的那些东西,以未来生活的幻想为主题写一本故事书的话,是不是也会很受欢迎呢?”

“是的!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肯定也是会跟着变化的。

“那就最好不过了!

想一想到时候整个长安城,一大堆人都在看自己写的书,那个场面肯定很激动人心。

以大唐现在的技术环境,完全可以鼓励一些人写出类似《海底两万里》和《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小说啊。

科幻小说没有那么难,特别是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它没有那么难。

这算是他们之间特殊的教学方式了。

那何不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办?“嗯,也只能这样子了。

“你是说让小玉米小一本科幻小说?”

很可能明年分配研究经费的时候,格物学院又会以研究电灯及其相关产品为理由,狮子张大口呢。”

至于各种文字优美不优美,反倒不是重点。

“阿耶,按照你这个说法,岂不是有很多小说都可以朝着这方面去发展?

“夫君,现在长安城里头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新华书店一个月的销量比十几年前一年的销量都要多。

但是他们投入的都是充满了想象空间的企业,其他的那些作坊,如果被认为是传统的作坊,受到他们青睐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

所以他很清楚蒸汽发电机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投入产出比有多低。

那智商绝对比李宽要高的。

很显然,到现在为止,他们连一台样机都没有制作出来。

好在市场还有很大,崔家的鲸油蜡烛生意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

科幻、探险、侦探等小说,是现在的大唐比较缺少的,但是却是值得鼓励的。

钱给到位了就行。

练志坚思索了一下,再次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这个观点也不能说是错的。

前段时间我跟那个令狐无疆吃饭,曾经交流过他们这些投资者是如何看待各个作坊的股价的问题。”

“我跟你一起去吧,那个李谚和赵小二,我都认识。

就像是后世的时候,移动旗下的飞信,曾经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热门。那个时候如果移动重视这个产品,那么估计就没有微信什么事情了。

“赖教谕,你的意思是我们作坊可以生产一种可以移动的照明设备?”

大唐那么大,有许多地方都是交通不便的。

不要说使用电灯泡,就是煤油灯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奢侈品。

“你说的是正确的,但是煤油作坊现在是在大唐股票交易所里头上市交易的企业。

“书本归书本,实际上看到这个模型,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但是按照刚刚李宽的说法,小玉米觉得自己随随便便都能写出好几本书出来。

不过,这么一来,岂不是相当于左手打右手,自己努力去发展电灯泡,来打击我们的煤油灯?”

赖远弘对发动机研究所的进展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虽然大家都是观狮山书院旗下,对外的时候都是很团结。

如果已经进入到商业化生产了,那么自然是你想要买多少都没有问题。

毕竟电灯泡刚刚被发明出来,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普及开来的。

崔祥坤的观点,跟练志坚显然有一点相似。

不过大唐太大了,不管是煤油灯还是鲸油蜡烛,之前都远远没有完全占据整个市场。

李宽没有办法跟小玉米说太专业的内容。

“师父,从这个论文的情况来看,电灯泡的灯丝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

不客气的说,我觉得这可能是贞观二十二年大唐科技圈最重要的一篇论文,没有之一。”

明明两个产品在短时间内不会有任何的冲突,为何那些投资者就不这么看呢?“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是的!我们作坊现在研究的铅酸蓄电池,是可以重复充放电的。

从登州到明州,从函馆港到蒲罗中,大唐的捕鲸队可谓是遍布各地。

只有这样,才能让电池立马进入到大规模生产的阶段。

虽然这款产品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不可能真的用来照明。

这套试验装置也将会在大唐许多小学里面推广,算是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在电池感应方面推出来的一款产品了。

“如果我们的煤油作坊的股票价格真的受到电灯泡的影响的话,估计格物学院那帮人肯定要在旁边幸灾乐祸了。

不少人都是长期持有一支股票的。

整个长安城中,有不少人都想着把李宽的这个掌上明珠娶回家呢。

所以从上市到现在,我们的股票价格已经上涨了好几倍了,并且还会不断地上涨下去。

因为他自己也不懂。

总不能一篇论文里头,什么东西都是猜测吧?

同样的,如果我们把人说话的声音想办法转化为特定的电流信号或者是其他我们还没有发现的一些信号。

这就是先行者面临的问题。

赖远弘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自己在这里操心,其他人应该也在发愁。

“阿耶,如果真的按照你说的那样子的话,那么时候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岂不是会出现非常不一样的变化?”

崔祥坤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自家郎君的话。

饶永祥倒也拎得清,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如果持续的发展下去的话,基本上就会把短信业务给废掉了。

……

不管是美观还是安全性,亦或是亮度方面,大家都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之前在观狮山书院也跟他们打过交道。

不过就是一直都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对地方,隔三差五的就给李宽惹事。

“虽然我们家的鲸油蜡烛销售规模比较大,但是整个市面上售卖鲸油蜡烛的至少有十几家。

“师父,我们不去研究灯丝,蒸汽机研究所那帮人也是一样会去研究的。

至少不管是煤油灯还是鲸油蜡烛,整体销量都是一直在增加之中的。

但是用来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样的书,因为出场的人物不需要很多,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是比较容易把握住的。”

所以长安城的勋贵,基本上都安排了家中人员参与到捕鲸之中。

大家都算是一个圈子里头的人,又不是要跟你去竞争,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转而去使用电灯泡。

大唐参与到鲸鱼蜡烛这个行业的家族可是一点也不少。

所以不愿意出售这个阶段的产品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

这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之间却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说的不好听点,洪益制作所去购买电灯泡,其实对于李谚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呢。

没办法,电灯泡的相关论文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之后,电灯泡这个词语的热度立马暴涨。

等有了第一次之后,以后就不需要你那么麻烦了。”

那么这个项目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就很难说了。

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里面夹杂着一丝对未来想象的感性,并不是真的描绘一个事实。

“阿耶,好神奇哦,只要转动这个摇臂,这个电灯泡就会亮起来。”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能够使用几个月都不会坏掉的灯丝,那么这个电灯泡就有了大量生产的意义了。

“从论文上描述的情况来看,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电灯泡也还是处于试验阶段。

不过从字面上也比较能够推测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哪怕是鲸油蜡烛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也不可能比得上我们的煤油灯。

然后这些电流通过电灯泡之后,灯丝就变亮了。”

以前小玉米看到一些很特别的书籍的时候,觉得里面说的东西神乎其乎,心中是把它当成神话小说来看待的。

我觉得他们敢把这个论文发表出来,肯定也是对这个电灯泡的研究有了几分把握的。

这些信息,很多都是其他人所想象不到的。

我们的主业是制作电池,只不过是顺便生产利用了电池的照明设备而已。”

很显然,这两个产品放在太子殿下面前,他肯定是支持电灯泡的。”

练志坚坚持自己的观点,在那里补充说明了一下。

“是的,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这种小说主要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和想象。

只不过搞来搞去,没想到他们最先搞出成绩出来。

洪益虽然也是出生于观狮山书院,但是大家也知道大家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往往是非常看重的。

这种不需要充电的电池,制作起来更加的简单,成本也会更加的低廉。

小玉米一拍大腿,做出了决定。

“啊?你要去登州吗?”

李宽突然发现自己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小袄现在找到借口离开长安城了。

这让他很是舍不得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