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洪益和赖远弘碰撞出来的火

“啪啪!”

一阵电火的声音,在洪益耳中简直就是人间最悦耳的声响。

“赖教谕,我们的这款铅酸蓄电池,果然可以重复充放电。

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您提出来的研究思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洪益心情有点激动的跟赖远弘说着话。

自从跟他的洪益制作所跟赖远弘合作之后,电池的研究就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洪益,我觉得这个铅酸蓄电池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用在发动机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真要担心,应该去担心煤油灯的发展。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但是在《三国演义》、《白蛇传》、《红楼梦》等新派小说的影响下,再加上造纸成本的不断下降,印刷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崔庆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的样子。

不过他原本的火油研究所,其实并没有落下。

当然了,为了让小说的情节比较丰富,途中肯定要经历一些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啦。

太子府的藏书阁,有各种各样的书籍。

新的化合物或者是新的金属的研究,这可是我们化学院的老本行呢。”

至少在十年内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实际意义的。”

“李谚那个家伙,这一次也是走了狗屎运。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想象力。

饶永祥脑中回忆着之前的场景,想着怎么让练志坚也理解想着的局面其实没有那么乐观。

不管是在后世还是现在,一个书院里头,各个学院之间对于经费的争夺肯定是比较激烈的。

很显然,这个东西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并且这也要看作者的水平。

不管是鲸油肉还是鲸鱼皮,亦或是最受欢迎的鲸油,都是畅销各地的东西。

并且以前家家户户基本上自己制作衣服的情况,现在也很少见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去找他们购买,他们会愿意吗?”

不过整个观狮山书院,对小玉米都是很佩服的。

在大部分人看来,写书还是一件门槛比较高的事情。

作为观狮山书院新兴的书院,化学院现在的风头很盛。

饶永祥跟李谚也是老熟人来着了。

虽然真正通过出版挣了大钱的人很少,但是这仍然阻挡不了大家出版书籍的热情。

但是现在冒出来一个电灯泡,大家就会有一些顾虑。

当然了,我今天跟你提电灯泡这个东西,并不是说要你去把作坊的研究方向转移到这个领域。

“话是这么说,短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威胁我们的煤油作坊。

没办法,经费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你的实验成果的多少。

但是什么东西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这一点他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

甚至自己的作坊如今都可以考虑去跟令狐投资公司联络,商量着安排去大唐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事情了。

练志坚的脑子还是非常活的。

一方面,她自己本身就是才华横溢的姑娘,在加上我经常跟她说一些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如果他们实在是不愿意售卖,那我再去找刘界或者是王富贵居中协调一下,让他们相信跟我们的合作是没有任何坏处的。”

而发电的成本就更加不用说了。

不过想了想,好像觉得也不是不可以哦。

不过这些年他走南闯北,甚至在南洋待了好几年,见识还是非常不凡的。

只不过煤油作坊的股票要想再有几十倍的上涨,估计是比较困难了。”

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曾经的小不点,如今也有十二岁了。

“是的,你说的没有错!

虽然煤油灯的普及率还不算特别高,但是积少成多,每年的销量也是非常可观的。

为了让小玉米和小土豆他们对电磁感应现象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李宽安排人制作了这一套试验装置。

那个时候,他们的机会就来临了。

比如刚刚提到的会飞的机械,能够在水里面翱翔的机械,以及万里之间的通话等东西。

虽然已经有了煤油灯,也有了廉价的鲸油蜡烛,但是在室内照明还可以,要是去到室外的话,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哪怕是勋贵富商,也不见得用得起啊。”

一旦将来电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之后,它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很显然,电灯在现在这个时点的成本是很高的。

就是李谚和饶永祥碰到小玉米,也要暗自头疼。

作为化学院的院长,去搞发动机研究,好像有点抢了格物学院的风头。

“当然是真的,只不过大唐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够发达,所以没有办法把书中的东西制作出来。

自从李宽在登州带人出海捕鲸开始,捕鲸在大唐就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

大家都在想着能不能在这一波的研究热潮当中,获得一些好处。

“就是啊,阿耶,我应该具体怎么写,第一次写这书,我也还不是特别懂。

饶永祥有点遗憾的说明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其实电灯这个概念,并不是他们首先提出来的。

饶永祥这么一说,气氛就有点尴尬了。

电已经出现了,那么在特定的设备上面,设置了不同的按钮之后,出来的电流肯定是不一样的。

再说了,他们要是实在不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承诺洪益制作所今后不涉及电灯泡的生产制作。

大唐以后肯定跟世家各地会有越来越多的交集,你们适当的关注一下海外的情况,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百姓的生活,也是有好处的。”

希望千万不要有人那么快就乱了手脚。”

现在各个报纸上面都在报道相关的新闻,所以让人感到电灯泡好像很快就要走进千家万户了。

赖远弘既然已经选择了跟洪益合作,自然也是希望把这个项目给搞成的。

也就是你这个作坊的未来是否充满了想象力,是否让人觉得前途非常的广大。

而是我觉得电池跟电灯泡,他们之间其实也是可以有一些关联的。

虽然在煤油灯的冲击之下,鲸油蜡烛的销售受到了明显的冲击。

我不知道你看了昨天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没有?上面刊登了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李谚和赵小二的联名文章。

反正我们现在只是为了确认我们的电池的运用效果而已。”

要不我们干脆组一个局,把大家叫到一起商讨一下,看看如何面对这个局面?”

然后沿途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

然后利润和营业额的增长幅度怎么样吗?”

再说了,这个项目还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呢。

整个大唐,有不少人都开始考虑写小说或者其他的书籍来出版。

小玉米有点期盼的看着李宽。

跟《三国演义》这些传统的小说不同,科幻小说的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李宽很有耐心的跟小玉米交流着。

但是,看到格物学院旗下的蒸汽机研究所现在搞出了电灯这个玩意,饶永祥立马就有了危机感。

我觉得现在可以去找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他们购买一批电灯泡,用来配合我们的电池做实验。”

一旦有人降价,我们如果不跟随,立马就会出现产品滞销的局面。

“是的,现在作坊城很多人都在研究发动机,如果将来把发动机安装在一个有着翅膀的东西上面,那么是不是也有可能让它飞起来?

“我们现在煤油的产量越来越大,书院也成立了专门的勘探队伍,去各个地方寻找火油矿的存在。

“科幻小说?郎君,这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吗?”

练志坚也是购买过股票的人,听了自己师父的话,立马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如果是从大唐以外的地方到来的人们,他们受到的冲击肯定是更大的。

这么一想,小玉米还真的有可能写出一本脍炙人口的科幻小说出来呢。

“这个原理你之前在藏书阁中看那些书籍不是都已经看过了吗?无非就是旋转的线圈穿过磁场之后产生了电流。

这么一来,市场上的鲸油蜡烛售价肯定会出现大幅下滑。

这一点,想必太子殿下应该也是能够理解的。

不过他也算是经验丰富,知道这个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只有自己脑海中有一副科学发展之后的画面,才能有办法创造出好看的故事出来。”

越是身在高位,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越少了。

不等到十八岁,那是绝对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这样结合了电池跟电灯泡的东西,是不是可以把火把给取代了?”

但是因为飞信的出现,对移动的短信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已经感受到这个项目的前途的洪益,如今对于赖远弘提出的方案是非常感兴趣。

武媚娘在旁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

没办法,只要能够出书,不管是什么书,在这个年代都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再比如穿衣服,以前百姓普遍都是穿麻布衣服,但是现在麻布衣服已经非常难见了。

那么只要有合适的破解装置,我们就能实现远距离的通话。

不过李宽显然不会让十二岁的小玉米这么快嫁人的。

很显然,他在看《科学杂志》的时候,心中就已经萌生出了这个年头。

经李宽这么一说之后,就连小玉米自己都提起兴趣了。

但是内部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

练志坚思索了好久,给出了一个自己的判断。

不过最终呢,飞信虽然没有给短信继续带来伤害,可是微信的发展壮大,仍然给了短信致命一击。

最新的电灯泡的寿命已经去到了一百多个小时了。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只看眼前的。

如果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设备上面输出来的电流传递到另外一个州府,然后通过独特的方式把这种电流的变化解析出来。

这个才是最麻烦的饿。

“师父,他们看作坊的股价,难道不是看我们作坊能够产生多少利润,市场占有率怎么样,每年的营业额怎么样。

耳听万里的梦想,要实现起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我刚才不是说了好些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产品吗?要不你就干脆以能够在水里面翱翔的机械为主线,描写主人公驾驶着这种机械在水中翱翔。

到时候名利双收是绝对的。

小玉米一时没有从李宽的话里面找到什么漏洞,不过发现李宽没有提到耳听万里,立马就觉得这个可能是做不到的。

因为还没有等到黎明到来,你可能就已经死去了。

小玉米满脸好奇的看着李宽。

就以现在大唐的技术水平,十年内都不可能大规模的推广电灯泡。

大家虽然也是好朋友,但是涉及到竞争的时候,该炫耀还是要炫耀,该骂娘还是要骂娘。

虽然他们尝试了很多选择,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他们发明的电灯泡的基础上找到效果好很多的灯丝的话,是不是也可以把他们的风头给压下去?

如果真的可以把电池跟电灯泡结合起来,那可就不得了了。

这种恶性循环要是展开了,那么就麻烦无穷了。”

……

作为化学院现在最挣钱的一个作坊,火油研究所旗下的煤油作坊,如今是大唐最主要的煤油生产企业。

对于小玉米,李宽是一如既往的宠爱。

“这么说来,人真的能够跟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能够跟鱼儿一样在海底翱翔,还能日行千里,耳听万里之外的声音?”

如果我们的电池制作的足够小的话,那是不是可以直接拎着走路。

还有大家的出行,不管是四轮马车的出现,还是自行车的逐渐推广,亦或是铁路的出现,都大大的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

将来进一步扩大煤油的产量之后,煤油灯是有希望走进千家万户的。

如果作者掌握的科学技术是错误的,那么基于这种错误的理论上面得出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实现的。

他自己作坊也有一台蒸汽发电机,用来为自己的研究做辅助。

当然了,我们倒也不用担心煤油作坊的日子会很难过,这肯定是不会的。

饶永祥这么一说,练志坚倒是有点理解了。

这么一来,两个学院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变得微妙了起来。

长安城很多人都有购买里面的一些作坊的股票。

“这个道理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这样无形之中就给大家传递了一种信号,认为鲸油蜡烛是没有前途的。

就像是《鲁宾逊漂流记》,如果是放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才面世,估计感兴趣的人就不多了。

到时候再跟自己的同窗水均吃饭的时候,大家的地位就真的是平等的了。

很显然,科幻小说这个名字,在大唐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这些东西,都是一点一点的在发生。

别看李宽比较懒散,朝会经常都不出席。

“那耳听万里呢?这个总不是什么安装发动机就能实现的吧?”

如果再往里头添加一些其他的主线,一本小书就出来了。”

但是洪益制作所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的资源用来开发电池。

“好!阿耶,我等会就开始构思具体的情节,然后我再去一趟登州,跟当地的水手好好的请教一下海洋上的事情,争取在今年内就把这本书给写出来。”

一旦他们觉得鲸油蜡烛的前途不妙了,可能就会降低价格,把手中的鲸油蜡烛都给清空出去。

电灯这个东西,我觉得只能是一个奢侈品一样的存在,他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但是提早三百年出来,读者们的反应就完全不同了。

在他们的文章之中,详细的介绍了电灯的工作原理以及发现的过程。

换句话说,科幻小说中描写的场景,按照科学技术来推断,未来是有可能发生的。

对于那些购买股票的人来说,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跟我们是不完全一样的。

如果你的经费不够,哪怕是想法很多,要确认真伪,也是有困难的。

如果他们实在不愿意,那么我们也跟着制作一批电灯泡,也不是不能考虑。

但是我觉得这只是电池的一个应用而已,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运用。

“虽然现在电灯泡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但是从他们的论文上的数据来看。

崔庆的商业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

李宽今天很有耐心的在那里跟小玉米说明着。

许多东西甚至是只有这里才有。

我们身在其中,可能感受没有那么明显。

“师父,这个电灯虽然在实验室里头已经制作出来了,但是不管是使用寿命还是制作成本,都还是非常高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研究一种不需要充电的电池。

就连旁边的程静雯和武媚娘都觉得这个场面比较难得。

这个可能性,是没有办法完全否定的。”

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最难的就是如何推测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

但是这只会对股票价格有小范围波动上的影响。

放在大唐这个年代,已经不能用黄毛丫头来形容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发动机大规模的量产,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在李宽的影响下,大唐的出版市场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这个成本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但是市场虽然不会被抢占,信心却是很难说。

对于令狐投资公司那样的企业,虽然很愿意钱去投入一些新兴产业。

“这个东西,在未来肯定也是可以实现的。

这方面,不管是李宽还是刘界这个负责人,都是愿意看到适度的竞争的。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电灯泡的优势是煤油灯没有办法比较的。

其实你只要认真的观察一番,就知道长安城中的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跟几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看到李谚和赵小二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的论文,就那么重视。

很多时候,你的一个研究不一定就是错的,但是往往却是等不到最终的收获。

作为一个作坊的掌柜,洪益显然更加关注一个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很多时候,信心可是比市场还要重要的。

所以双方的发展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影响。

利用蒸汽发电机来发电,将蜂窝煤燃烧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在某些场合,化学院已经可以把格物学院给压在下面。

但是如果是处于实验阶段的产品的话,很多人因为担心其他人利用这些产品进行研究之后,来一个弯道超车。

就比如烧火做饭,以前都是烧柴火或者木炭,但是现在呢?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燃烧蜂窝煤为主了。

终归还是要顺应时代发展啊。

“你说的这些东西,自然是他们需要考虑的。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输入进去的信息就可以得到破解,这就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

然后利用电能来点亮灯泡,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新意的事情。

虽然小玉米才十二岁,但是她的见识绝对比大部分大唐人都要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