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李谚师徒差点气吐血了(日常万字,求订阅)
每一个时间段,长安城中都有一些研究热点。
很显然,这段时间不管是橡胶还是发动机,它们的热度都没有办法跟电灯泡相比。
不说观狮山书院、曲江书院、渭水书院这些传统研究机构云集的地方,就是各个作坊里头,也有许多人在研究电灯泡。
这玩意的工作原理,李谚和赵小二在《科学杂志》上面的论文上已经描述的非常清楚了。
现在的电灯泡面临什么养的问题,大家也都算是非常清楚了。
这个时候,谁先解决了电灯泡的寿命问题,也就是说谁先解决了灯丝的使用寿命问题,他就是电灯泡产业化最大的功臣。
不说流芳百世,至少在史书上是会有一席之地的。
到时候我们可就真的尴尬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并且这方面是格物书院的传统优势项目,他倒是不担心化学院在这方面会超越自己。
虽然要大规模的生产,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
按照我的估计,他们肯定是找到了特别的方案来处理竹丝,要不然寿命不可能差的那么多的。”
这观狮山书院一向是非常团结的,现在好不容易听到他们内斗的消息,确实值得乐一乐啊。
自己在化学院虽然有一些眼线,但是一些非常核心的消息,显然是没有那么容易打听到的。
当然了,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还是长孙明在做。
赵小二的眼光自然也是不会差的。
但是之前我们没有确认到跟你们实验室里头那样的情况。”
但是他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更进一步的。
可是并没有哪一种材料的效果比人家论文中描述的要好啊。”
大家同样在观狮山书院里头,你化学院在搞什么,人家格物学院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就像是后世的苹果,人家公司的市值就已经比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国家的鸡滴屁都要高了。
没想到化学院还真的把自己给压在了下面。
王富贵作为一名商人,自然也不是出来做慈善的。
不过这一次放在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和化学院之间,情况就很有意思了。
“他们这次是走了狗屎运了!
赵小二脸色很难看的说道。
根据李谚和赵小二在《科学杂志》上面的论文,没有加玻璃灯罩并抽真空的电灯泡,寿命只有加了的一到两成。
“嘿嘿,过几天我们的论文发表了,你就知道了!”
越是担心什么,往往就会发生什么。
折算一下的话,估计至少可以正常运行五百个小时,这已经是比我们现在的电灯泡的寿命要高了。”
不管是哪个作坊相关的事情,他都懂一些,也能插手。
而是饶永祥和练志坚写的呢。”
这样子才是最值得期待的啊。”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比其他的材料,它的潜力应该是更大的。
虽然心中很气,但是李谚也知道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先把化学院发生的事情搞清楚再说。
这些年,他们化学院凭借着各种各样新金属和新物质的发现,获得了太子殿下的许多赞赏。
那样只会把事情给搞砸,把一件好事给变成了坏事。
像是东海渔业登州造船作坊,他们的第一艘安装了蒸汽机的海船,马上就要正式下水了。
这个意义就非同凡响了。
练志坚虽然不需要专门找饶永祥邀功,但是好不容易做出了这些成绩,他肯定要及时的汇报一些进展的。
练志坚这几天显然没有白费功夫。
并且这一次他们表现的很是胸襟开阔的样子,把所有的电灯泡的技术细节都在论文中说明了。
任何的一个新技术,在最开始的时候肯定都是成本比较高的。
“师父,千真万确,这一天我都没有离开实验室,一直在记录着相关的参数。
躲避是躲避不了的。
背景不够身后的司马才章,要想上位,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孔颖达提携他了。
电这个东西,好多年前我就听太子殿下说过。
这几组的灯丝的粗细有一些差别,灯丝越粗的情况下,光芒越是明显。
这段时间电灯泡的热度是有目共睹的,就连我们国子监的格物学院也在开始研究这个东西了。
如今大唐比较热门的几个研究方向,蒸汽机、发动机、橡胶,都是他在负责。
戴全要是不在他面前多说几句,很多东西王富贵还真是不一定能够想到。
那东西,怎么看都应该是格物学院的事情,跟我们蒸汽机研究所的很多研究方向都是有重复的。
现在的各个研究所里头,不管是谁发行了新玩意,这里面的成绩往往都是有所长的一部分的。
……
“太子殿下在大唐皇家科技奖上面的重要讲话,你要组织各个作坊的研究人员好好的学习一下。
我听说他们还专门去找玻璃作坊的戴全沟通,要戴师傅也帮他们制作灯泡呢。
“关键是我们电灯泡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面还没有发表多久呢,他们就开始研究起电灯泡来了。
但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目前的进度就已经让他非常的喜悦了。
不说电灯泡,单单那个发动机研究所,其实就不应该放在化学院旗下。
下一步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电力的提供和传输问题了。”
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电灯泡并不会从早点到晚。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哪怕是那个灯丝今天就烧断了,等到安装了玻璃灯罩并抽真空或者填充氮气之后,使用寿命也会远远超过李谚他们在论文中提到的电灯泡。
没办法,作为格物学院的院长,天生就跟化学院院长不和。
顶多就是从玻璃作坊采购灯罩的时候,可能对方会故意抬高一下价格,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研究进展。”
最关键的是看眼前的这个场景,这些灯丝似乎还能坚持比较长的时间啊。
长孙明是宇文善的关门弟子。
这只是《科学杂志》的样刊,明天才会大规模的发行。
很显然,外面发生的这些事情,太子殿下都是看在眼中的。
这个时候,饶永祥能够做的东西其实也是非常有限的。
甚至就连电灯泡的灯丝研究方向,他们也都是天天盯着竹丝,想要找到一些我们没有找到的更好方法出来。
这让那些拼命抢课才抢到教授课程的学生,心中失望无比。
“电灯泡这个东西,看起来是非常有前途的。
观狮山书院化学院的发动机研究所里头,饶永祥心情有点激动的看着眼前几个还没有加灯罩的电灯泡。
到了王富贵这个地步,自己努力不努力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作为渭水书院格物学院的大佬,长孙明自然不可能天天都去给学员上课。
在观狮山书院的第三食堂,饶永祥刚刚打好午饭,在自己每天都习惯坐的位置上坐下。
饶永祥倒也没有指望能够一步到位。
“志坚,我们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尝试其他的材料上面吗?
“我有一种预感,电这个东西的热度,不会是三分钟热度,而会是未来数十年大唐研究发展的重点。
一旦电灯泡这个东西的技术变得成熟起来,那么剩下就是发电和推广的问题了。
现在都在折腾竹丝,怎么折腾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吧?这可是人家论文上已经公布的灯丝方案。”
但是放在大唐,那就可以回家含饴弄孙了。
当然了,肯定也不是越粗越好,太粗了之后,发光的效果反倒是开始下降了。”
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的秘密。
很显然,李谚对化学院的怨气也是比较深的。
……
虽然他坚信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电灯泡,但是现阶段,自己搞出来的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大唐集团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绝对比苹果在后世的地位要高。
虽然孔颖达的心痒痒的,但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发现有什么搞笑的地方。
饶永祥算是大唐走在科技最前沿的一拨人。
虽然放在后世,五十多岁真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之前我们不是确认过石墨这种材料,它的性能相比木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
这就已经是超过一百个小时的使用寿命,已经可以追上赵小二他们了。
虽然司马才章对孔颖达的有些做法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并不妨碍他去拍马屁。
戴全会这么问,是因为他很清楚李宽对新技术的支持和鼓励态度。
“什么搞笑的消息?难道又有哪个监生闹了笑话了吗?”
“师父,我刚刚打听到了一个不大好的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
饶永祥虽然把跟随研究电灯泡的任务交给了练志坚,但是他也并不是真的就什么都不管了。
当然了,同样的,格物学院的很多事情,人家化学院也是一样知道的。
“我也安排人去进一步的打听了,他们之前一直都是在竹丝灯泡的基础上在折腾。
估计那些买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对于电灯泡的研究热情肯定就更加高涨了。
能够发表在《科学杂志》,他们敢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肯定不敢搞什么弄虚作假。
坦白的说,对于传统的各种工艺,那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基本上都有几分了解。
饶永祥对自己推出来的电灯泡,显然也是颇有信心的。
虽然课程表上有不少课程都是安排了他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他的徒弟在给他上课。
蒸汽机研究所里头,李谚的面色有些难看。
这种无形的打击,是让人非常难受的。
这个钱,我们暂时不挣,羊羔要养肥了再宰才有意思。”
大多数时候,夜晚都是漆黑的。
因为最终进入到商业化应用的电灯泡,大概率是饶永祥和练志坚研究出来的那一款。
我们不能老是吃太子殿下留下来的老本。”
哪像是你们格物学院,哪怕是加了玻璃灯罩之后,电灯泡的寿命也就那样。”
如果人家练志坚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比自己折腾了大半年之后的成果更好的灯丝,那就真的要找一块豆腐撞死得了。
“现在看来,你之前说的那个研究方向是对的。
学院里面的课程就交给你去上了。”
如果电灯泡的寿命真的可以做到一千个小时以上,那就完全可以大规模的生产了。
“我专门去大唐皇家专利署查询过了,这个电灯泡并没有申请任何的专利。
但是作为渭水书院格物学院第一批的学员,长孙明如今已经是格物学院的一名教谕。
王富贵虽然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但是跟着李宽负责了那么多年的商业事项,眼光还是锻炼出来了的。
“师父,我想在立马就安排人手开始做重复性试验,看看是不是真的只要把竹丝进行碳化之后就能大幅度的提高性能。
也就是太子殿下不管那么多的具体事务,要不然我真想去打点小报告。”
这方面我们格物学院比他们要强很多,可不能再掉链子了。”
“我听说你们一直都是在那竹丝做实验,难道你们采取了什么特殊的处理方法吗?竹丝制作的灯丝寿命,在所有的材料当中是最长的。
一些教授的课程,往往是他的博士生,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在给学生上。
除非我们化学院能新发现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有着之前其他材料都不具备的优势。
“那个东西我也看到过,现在玻璃作坊的附属小学里面就有两台那样的小装置。
但是从现在自己收集到的情况来看,这一次的事情可能会出一点变故。
如果能够成为观狮山书院的院长,那么自己就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来展开各种试验,相关的成绩自然也就会更多。
助人为乐嘛,我们一向是很乐意去做的。”
这个时候,要研究电的应用,还是要那些年轻的学员和教谕更加有潜力。”
“行吧,既然你觉得这个方向是值得期待的,那就先试一试吧。
可以说他在渭水书院格物学院里头,算是位高权重了。
王富贵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师父您放心,书院里面的事情,我都会帮忙联络协调,您就安安心心的在实验室里忙碌吧。”
本来热度就比较高的一件事情,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立马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我也听说了,他们没有装上玻璃灯罩的电灯,已经连续亮了两天了。
要是没有你们的努力,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啊。”
这一次我们就让他们吃一次大亏,让他们给我们做嫁衣裳。”
如今电灯泡成为科研领域最热门的存在,长孙明自然也要掺和一手。
现在就连电灯泡这个明显是属于我们格物学院研究的东西也想插一手,实在是有点太过分了。”
“这个事情现在传开来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不介意帮忙一把啊。
但是李谚已经迫不及待的先拿到了手。
但是对于新兴的科学技术,他也是有所涉及的。
“师父,你听说了吗?化学院那边,饶教谕专门安排了他的得意门生练志坚负责研究电灯泡,妄想在这个领域也跟上我们的步伐。
饶永祥虽然已经是观狮山书院化学院的院长了。
做跟随开发跟做创新性开发,难度和费的时间精力都是不一样的。
这一次,他莫名的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那么到时候这个电灯泡的重要改进,到底是谁搞出来的,就会有争议了。
“哼,观狮山书院那帮人,总是觉得自己的技术是天下第一,其他人就是怎么追赶都是不可能追赶上来的。
虽然长孙明在宇文善面前很是乖巧,像是小孩子一样听话。
我想在已经安排人去把这些竹丝全部都进行处理,把它们加工成竹炭一样,然后重新尝试一下效果。
“师父,我是这么考虑的,这个竹丝灯泡已经是蒸汽机研究所尝试了无数材料之后的选择。
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一视同仁的按照成本价先出手玻璃灯罩,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区别对待呢?”
这种使用寿命超过十几天的电灯泡,显然已经具备了商业价值。
玻璃作坊里头,戴全跟王富贵说着最近的情况。
“师父您放心,这个发电机的生产和发电作坊的设立,我亲自去跟进!”
如果我们在竹丝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化学处理,或者是看看怎么改变一下它的性能,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情况,倒是跟后世的情况也非常相似。
“不是,不是我们国子监的事情,是观狮山书院那边,他们闹出一个笑话出来了。”
如果玻璃作坊一味地提高玻璃灯罩的售价,虽然短时间内好像多挣了那么三瓜两枣,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是什么好事。
把我们实验室里头的发电机作为一个项目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发电机作坊。
结果不到一分钟,饶永祥就跟着拿着饭菜过来了。
不过腾出一个炉子专门用来烧制玻璃面罩,倒也不是不可以。”
“师父,根据我们打听收集到的消息,《科学杂志》上面发表的论文,基本上就是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对电灯泡研究的最新内容了。
“我就怕我们的努力还没有出现成果,化学院那边就把最新的论文发表出来了。
饶永祥想到实验室里头那个已经点了三天三夜还没有断掉的灯丝,脸上满是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