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这才是真正的地位提升

重农抑商。

这几乎是历朝历代都在实施的方针,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才开始有了一点变化,出现了所谓的“红顶商人”。

在儒家正统的宣传理念当中,商人都是以倒买倒卖为生,不事生产。

这种不从事和参与生产活动的行为,就是“投机倒把”。

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自然是要谴责。

现在李世民破天荒的接受了李宽的提议,不再限制商人和商人子弟参加科举,立马就在长安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大唐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方式,高度赞扬了朝廷的决策,认为科举的这个改变,可以为朝廷选拔更多的人才,让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机会为朝廷服务。

其他一些《长安晚报》、《曲江日报》之类的报纸,大多数也都是对这个变化持欢迎态度。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可是儒学推崇的理念。如今陛下并没有要求大家去死,只是放开了科举的许多限制,我们就跳出来抨击这个抨击那个,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精神哪去了?”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可惜的是,司马才章如今也把问题看得很透彻。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司马才章在国子监颇有威信,如果他出面组织大家起来闹事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司马才章并没有因为孔颖达揭露了自己的一些秘密心思而勃然大怒。

最终,除非朝廷强烈镇压,否则商人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压制是压制不住的。”

你想象一下,有朝一日,你身边的同僚都是商人子弟出生,甚至是平康坊某个女子的私生子,这怎么能接受呢?”

岂知道,说出去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

就在这一瞬间,司马才章心中,原本只是若隐若现的裂痕,立马就变得明显无比。

他不能为了拉拢人心,就什么提议都敢提出来啊。”

放宽科举的门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提升儒学的影响力。

不说王富贵这样的顶级商家,就是东西两市的小商贩,如今面对警察署的警员的时候,都不用那么战战兢兢。

司马才章在自己弟弟准备修建弹簧作坊的时候,就专门深入的了解了一下大唐如今的商业情况。

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曲阜孔家的利益,许多事情就完全变样了。

“司马,我听说你弟弟司马才亮在作坊城开设了一家弹簧作坊,难道是真的吗?你是在为你侄子可以参加科举而感到高兴吗?”

因为那就相当于在砸自己的饭碗。

孔颖达看到司马才章居然不支持自己,自然很生意,说话也有点毫无顾忌。

虽然不涉及到儒学传承问题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不过的国子监祭酒。

不过,这却是不能改变商人地位提升的现实。

已经尝试到了好处的李世民,怎么肯舍弃呢?

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是真的不想做了。

虽然你要参加科举,肯定也要得到主人的认可。

一直以来,奴仆都是相当于主人的私人财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