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态度的转变
“哐当!”
“哐当!”
蒸汽机车慢慢的从站台往前而去,最终变成一个小圆点,消失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劳掌柜,这作坊城到明德门的火车开通之后,我们劳牛运输队的生意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原本在这两个地方跑的车队,要考虑调整到其他的线路上了。”
荆木作为劳汉三的得力助手,今天将会跟劳汉三一起体验乘坐火车的感觉。
不过,其实之前试运行的时候,劳汉三也好,荆木也好,都已经对火车的速度有了直接的把握。
现在只不过是亲自体验一把而已。
到时候不管是出于缓解运河繁忙景象的目的,还是提高运输速度的目的,亦或是降低运输成本的考虑,都会有许多商家愿意通过火车来将货物从洛阳运输到长安。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不客气的说,现在劳汉三要是想要修建一座四轮马车作坊,其实很简单。
“劳掌柜,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这个程度,那蒸汽机车的前途肯定是非常光明的。”
“那些人的目光太短浅了,跟普通股民一样,稍微下跌一下,就后悔自己买了这支股票,不知道长线投资才是真正挣钱的方法。”
看着窗外不断往后飞逝的风景,李世民的心情非常的不错。
如果使用铁路运输,哪怕只是在主要的州府到长安城之间使用铁路运输,也能大大的降低损耗。
“听说在大唐股票交易所,大唐铁路的股票价格已经跌到了零点八唐元,户部不少官员还颇有微词,认为自己的投资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损失了两成,很不值得呢。”
“确实比我想的要强一些,看来长安到洛阳的铁路修建,很快就要提上日程了。到时候有明作铁路成功运营的经验在那里摆着,反对的声音肯定会变得很小。”
“劳掌柜,这蒸汽机车的车头实在是太大了,没有几条水泥道路能够承受它的重量,所以才需要铁轨。并且,如果在水泥路上行走的话,载货量肯定也远远不如现在,意义应该不是很大吧。”
荆木沉默了片刻之后,认可了劳汉三的说法。
……
劳汉三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新的念头。
不管是从杭州、苏州、扬州运输过来的东西,还是从登州、河北道等地南下的物资,都会经过洛阳到达长安城。
“不仅如此呢,长安到洛阳之间的货物运输量是非常巨大的。虽然洛阳到长安的河道经过疏通之后,也能直接走船运了,但是由于整个江南的货物都在往关中运输,现在的大运河已经变得非常繁忙,时不时的就会出现撞船的事故,还真是需要一条铁路来缓解洛阳到长安之间的繁忙运输呢。”
洛阳算是大运河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因为铁路的发展会抑制马车的需求,让劳牛运输队的前途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劳汉三的心情是比较压抑的。
“那倒也是,单单看我们每个月接到的运输生意,就知道大唐对运输的需求是一直在增加。特别是现在水泥道路已经大规模的修建,货物的运输变得方便之后,运输量也立马上了一个台阶。”
房玄龄自然也是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的。
“唐尚书,一旦这个铁路大规模的开通,以后户部要调拨粮草,可就真的太方便了。不仅一次性可以运输相当于一百辆马车的货物,还可以不惧风雨,快速的运输到目的地。”
最关键的是,此时此刻,他心中不是担忧,而是隐隐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明明从农户手中收了一千斤的粟米,最终缴纳到州府的时候可能就只有九百斤了。
“宽儿,这蒸汽机车跑在铁轨上面,可是比马车要平稳多了。虽然速度跟马车比起来,快不了太多,但是胜在载重量大,一次性可以容纳大量的人员和货物,着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东西呢。”
一年下来,这节约的粮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今天只不过是挂了五节车厢,蒸汽机的功率还是不够。等到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第二代蒸汽机推出来之后,至少可以挂十节车厢,到时候装载量翻一倍之后,效率就更高了。”
“荆木,你说这个蒸汽机车,会不会有一天能够变成四轮马车一样,直接在水泥道路上行走呢?”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已经对外开放蒸汽机的授权。
为了尽可能的抓住先机,他准备从今天开始就安排人去筹划蒸汽机车的研究。
他不想因为四轮马车而影响了自己跟楚王府的关系。
可是在大唐,别说是房玄龄他们,哪怕是李宽也不敢轻易提取消农税。
没看到整个车厢里头,到处都是窃窃私语的大臣。
哪怕是不能挣大钱,至少是不会亏大钱的。
“这样,我们就在作坊城那里再买一座现成的作坊,开始研究蒸汽机车。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每年都会毕业好几百名学员,我们要想办法去招募几名有经验的学员进来,同时也跟蒸汽机研究所合作,看看能不能接几个人给我们。”
因为干巴巴的说点东西,没有什么意义。
到了户部的时候,,可能更是连八百斤都没有了。
到时候哪怕是楚王府的精钢价格进一步下降,长孙家都还能继续支撑下去。
长安城中,笑话大唐铁路的人可不少。
“如果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蒸汽机车,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在水泥道路上行走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蒸汽机小型化,小到可以装在四轮马车上面的时候呢?你还觉得蒸汽机车会没有可能在水泥道路上行走吗?”
这年代的马车,虽然已经加装了减震器,但是整体的减震效果跟后世的轿车比起来,还是差的远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伴随着大唐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需求其实一直都是在增加的。我们只要避开跟铁路直接竞争,影响也是很有限的。”
只不过在此之前的马车实在是太颠簸了,所以加装了减震系统之后,大家都觉得好了很多,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长孙无忌对于铁路的修建,心情一直都是比较复杂的。
劳汉三的心情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但是目前为止,最便捷、最便宜的方法还是通过船只运输到渭水码头,然后在分散到其他地方。
“无忌,你说我们两家有没有可能自己去修建一条铁路呢?我看这个铁轨的铺设,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难度。到时候不仅响应了朝廷的号召,还让长孙家炼铁作坊的精钢有了新的市场呢。”
哪怕是房玄龄这些平时很稳重的大臣,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劳汉三去开设一家蒸汽机车作坊,楚王府的人只会支持,不会反对。
“确实是好啊,日夜不停的奔腾不息,一天就能到达八百里外的地方,简直就是跟八百里加急一样啊。最关键是人家八百里加急那是几乎什么东西都不携带,换马不换人的情况才能达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