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忠知道李世民要参加明作铁路的正式运行之后,还是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万无一失。

“朕明白了!后天明作铁路的正式运营,雉奴你跟朕一起参加,体验一下我们大唐正式商业化运营的第一趟铁路。”“父皇,我觉得明作铁路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就可以收回铁路来。就以现在的票价来看,二哥应该是没有想过要通过人员运输来挣钱。

李忠用数字说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至于贯通全国各个州县的伟大梦想,他是不敢去想的。

像是钢化玻璃这种难度并不是很高的东西,自然也能制作出来了。

如果按照市场规律去运行,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这一份刚刚面世就受到了许多人推崇的报纸,李世民自然也有关注。

李世民能够想到的问题,李宽自然早就想到了。

不管是楚王党跟长孙党的斗争,还是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

李治的算学非常好,也有经济头脑。

至于那些武将们,就更是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吐蕃国的事情而支持弹劾楚王殿下。”

不过,这个数字一算出来,他立马就变得悲观了。

“钢化玻璃?这玻璃不是本来就很硬吗?把它钢化是什么意思?”

为何他们都觉得做的是亏本生意的明作铁路,在李治看来居然有望成为挣钱大户?难道李宽真的这么想的,所以才会大力发展大唐铁路?“雉奴,你这是没有考虑到铁路也是需要维护费用的,养的那些售票员什么的,也是需要成本的。还有哪个蒸汽机车的研究生产,一样是费了大量钱财的啊。”

所有事情的背后,杨本满都能找到一条规律出来,也能大体上看清这些人的想法。

再加上刚才的两万多贯钱,基本上只要十几年的时间,名作铁路的修建成本就收回来了。

“按照你这个说法,到时候大家岂不是抢着想去修建铁路?那大唐股票交易所里面,大唐铁路的股票怎么会跌的那么惨?据说市值已经比大唐铁路的实际价值都要低了,都快成为大家的笑话了。”

你没看这一次的弹劾奏折,虽然看起来很激烈,但是在朝中引起的反响其实并不大。不说房相、萧相他们没有支持,就连一直跟楚王殿下不对付的长孙司空和高尚书,都没有发话呢。

很多人觉得,历史上李治之后的江山被武媚娘夺取了,觉得这个皇帝很无能。

他希望大唐铁路至少把长安城到洛阳,长安城到凉州,还有洛阳到晋阳、晋阳到朔州的铁路给修通了。

但是明作铁路连接了作坊城跟长安城,两地之间的货物流通其实非常旺盛。每天都有无数的物资在两地来回运输。

“两唐元一张票?定的这么便宜吗?到时候他们怎么收回成本?”

“两唐元的票价,绝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哪怕是公共马车,也不过是相同的价格水平。但是两者的舒适程度和时间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听说陛下今天也会亲自来参加试运行,铁路沿线已经有许多千牛卫的巡逻了。”

明作铁路发生过一次脱轨的事故,虽然原因已经查清楚了,铁路也修复好了。

“破裂之后不会产生锋利的小块玻璃?”

李世民满脸不解的看着李宽。

要不然,到时候哪怕是大唐已经修建了许多铁路,但是从一家的铁路经过另外一家铁路的时候,还需要下来重新买票,那就非常麻烦了。”

“父皇,商人都是追逐利润的,如果纯商业化的运行,这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结局。所以儿臣支持朝廷设立铁路局,统一审核铁路的修建计划,并且协调各条铁路之间的运营。

其实不是的,认真看一看历史,就知道李治在位的时候,大唐的发展一点也不会比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慢。

李世民桌面上就有一版最新的《经济日报》。

“据说一辆蒸汽机车后面可以拉五个车厢,每个车型正常是有一百个座位,但是如果站着的话,坐个两三百人也没有问题。也就是说一趟蒸汽机车,最多可以拉一千五百个人,可以收三贯钱。

就在杨本满跟令狐无疆说话之间,远处一个长长的车队在层层护卫之下进入了火车站。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陛下怎么可能为了一帮胡人去责罚楚王殿下呢?再说了,人家警察总署也说的很清楚了,吐蕃国人阴谋刺杀楚王殿下,人家也有口供在手,你让其他人说什么?难道大唐的亲王就这么廉价,想要刺杀就可以刺杀的吗?

因为第一趟车的车票,是没有对外售卖的。

李治的这个分析非常的到位。

很快的,李世民就带着一帮大臣出现在了站台上面。

……

令狐无疆对自己在作坊城购买的房子,突然多了几分信心。

所以几年以后,只会出现热门线路上的铁路,大家抢着修建,但是冷门线路上的铁路,却是没有人愿意出钱修建。”

“陛下好像已经来了!”

对官位没有特别高的追去之后,他看朝堂上面的许多事情,反而看的更加透彻。

接下来,这条铁路就会变成每年能够带来几万贯收益的挣钱大户了,到时候没有投资明作铁路的人,估计肠子都要毁青了。”

反倒是坐在角落里学习处理政务的李治,忍不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哪怕是楚王府是大唐首富,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哪怕是一次性相当于运输了一百辆四轮马车的货物,那么运费至少也是需要五贯钱的,一个晚上下来也至少有百来贯的收入,一年下来就是三万多贯。

李忠很清楚李世民重视什么,所以自然对明作铁路的事情非常熟悉。

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控朝政,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还有一点,他们的顾虑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大唐铁路计算修建更多的铁路,但是不是每条铁路都能跟明作铁路那样业务繁忙的。

令狐无疆和杨本满自然也要过来凑一下热闹。

“如果这样的话,那倒确实很适合装在车厢上面。”

感受着宽敞明亮的车厢,李世民也忍不住点了个赞。

“呜呜呜!”

伴随着汽笛声响,大唐第一辆商业化运作的铁路,终于开始运营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