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边疆城市,开疆拓土的功劳如果能够跟传统的人口增加、赋税增加结合在一起,意义会更加不凡。

褚遂良对市场供给的那一套理论,也是非常熟悉的。“郎君,刚刚已经试过了,所有的水车跟设备都能正常运作,完全达到了我们设计的速度。这一下,我们王氏布必将成为大唐最大的布作坊,为百姓们提供最优惠的布。”

而新式的线纺织机,李宽为了促进大唐的布发展,也是只要给钱就卖。

有着深厚算学知识的他,放下了读书人的身段之后,投身商场,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太原王氏主要的商业负责人。

“水车是楚王府旗下的作坊首先推出来的,之前他们没有想到把水车利用到布作坊,现在我们在朔州修建了新式布作坊,他们只要安排热气球到我们上空转一圈,就清楚了我们将水车利用起来的事情,以楚王府的实力,不需要几个月就能跟我们一样重新修建一座布作坊。”

只要能让边疆州县的人口越来越多,大唐的疆域就会越来越广。

如今朔州的赋税收入不断增加,我们是不是可以向朝廷提议,为移民到朔州的百姓提供更多的支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在农具、第一年的口粮和房屋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因为丝绸也好,瓷器也好,普通百姓往往是比较难消费的起的,但是布不一样,那是家家户户都有需求,都有可能买得起的。

……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样的。

可以说,李宽是彻底的放弃了垄断大唐布的想法,准备将布打造成超越丝绸,成为大唐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王杰虽然对自己的作坊很有信心,不过也没有盲目的自大。

石明将自己最新统计的数据给到了褚遂良。

作为算学大师王孝通的儿子,王盛当初石想着通过明算科来进入官场,结果被观狮山书院算学院的考生给打击的差点怀疑人生。

“府君,今年的又是大丰收,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将近一半,如此众多的源源不断的运回长安城,吏部给府君今年的考核,肯定是上上等呢。”

费了好几年时间之后,他毅然转身投入到商业之中。

“嗯,我回头写封信跟玄策和王富贵聊一聊这个话题,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建议。”

虽然朔州北边草原上的田,基本上都是长安城各家勋贵的,但是只要乖乖的在这里种植,褚遂良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按照太原王氏的规划,这一个布作坊是大唐最大的布作坊,一车车的进入到作坊之后,出来的就是一匹一匹的布,可谓是整个布的生产工序,全部都放在一个大作坊上面。

这就是王杰希望达到的目的。

“在朔州直接制作布,然后运输到其他州府售卖,理论上是一种成本更为低廉的方法,对我们州的百姓也是很有好处的。但是,这布作坊,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人力,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朔州的布作坊如果大规模的招工的话,有可能会影响种植,因为农户们一旦发现去作坊里做工挣的钱比自己去种植还要多的话,肯定就不去种了。

像是朔州地区的产量,石明就专门安排了大量的人手去统计种植面积、亩产、田总产量,跟去年的各种数据变化之类的。

一旦大唐的布占据了全球市场,带来的各种潜在福利,简直不要太大。

同样的,如果大唐在朔州有个百万人,那么朔州附近必然就不再会是边疆,边疆自然而然的会往外延伸。

这些通过水车带动的设备,大大的提高了布制作的生产效率,也让布的成本得以进一步的下降。

王盛难得的恢复了意气风发的模样。

“这产量一下子增长这么多,的收购价格有没有明显的波动呢?”

这一个变化,反而让他的人生变得精彩了起来。

自此之后,王盛一蹶不振。

哪怕是长孙家的田,褚遂良也没有给他们设置什么认为的门槛。

想象一下,如果大唐在西域有个几百万汉人,那么西域的问题,还是问题吗?

很多时候,边疆问题,往往就是人口问题。

“这些都可以试一试,与此同时,我觉得朔州可以模仿辽东道,成立一个朔州生产建设兵团,进一步的开拓草原上的土地,用廉价的土地来吸引关中的百姓,我们衙门只需要负责组织修建水利灌溉设施,为百姓做好后勤工作。”

“从最近《大唐日报》的报道来看,这几年大唐的婴儿出生率是不断上涨的,但是成年男子的增加,需要一个时间积累。再加上朝廷在不断的开拓江南道、岭南道、辽东道和青海道,这些地方都是朝廷鼓励移民的地方,而我们河东道北部,也算是朝廷鼓励移民的地方。

布市场的竞争,虽然还是楚王府的布作坊影响力最大,但是其他崔家、卢家、长孙家等各家的布作坊,也都还占据着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虽然脱籽的设备是观狮山书院机械作坊搞出来的,但是如今已经无条件的对外售卖,给钱就行。

王杰显然不是真的纨绔子弟,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郎君您放心,我们太原王氏的铺子遍布天下,我有信心在一个月内让我们的布出现在长江以北的主要州府,让百姓们过冬买衣服的时候,首先选择我们的布。”

伴随着太原王氏在朔州的布作坊正式投产,贞观十七年收获的,正式的从一朵朵儿蜕变成一匹一匹布,跟随者四轮马车的轨迹,迅速的在关中道、河南道和河东道及江南道传播开来。

大唐的百姓,再一次的享受到了种植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