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连楚王府都认输了
范阳麻布铺子。
掌柜卢安哭丧着脸跟卢宣汇报着铺子里的事情。
自从去年被低价的布打击了之后,范阳麻布铺子都快要经营不下去了。
好不容易利用收购的麻,编织成麻袋和麻绳之后售卖,算是给麻布铺子丰富了一下产品线,再加上范阳卢氏也迅速的跟进了布作坊的技术,在自家的麻布作坊里面推进了新式的纺织机,将麻布的成本也降了下来,这才让范阳麻布铺子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毕竟,有些人对价格还是非常敏感的。
哪怕是一尺布卖五文钱,而一尺麻布卖四文钱,价格只差了一文钱,但是也是有一些人为了这一文钱选择了麻布。
有钱人有时候是很难领会普通百姓对于省钱的执着。
就像是后世,淘宝上已经可以买到很多廉价的东西了,但是当拼多多用更加低的价格出售类似的产品的时候,哪怕是大家都知道这个产品的质量肯定会更差,还是很多人会去选择使用。
“多安排几个伙计去打听一下其他布铺子的销售情况,这样也好有一个对比。然后我觉得是不是因为最近是淡季,所以买布的人比较少?”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
“是的,我专门用红的油漆写在了白纸上面,只要路过的人都能看到这个宣传板;与此同时,我也安排人印刷了一些宣传单,让伙计在门口派发,但是对销量的提升并不是非常的明显。”
很显然,自己的成绩并没有得到东家的认可啊。
如果家中有需要,她都是觉得直接去西市买就行了,这样不仅更省事,还更省钱。
卢安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王掌柜有点忐忑的站在那里。
但是真的不上班的时候,或者说对于不上班的人来说,又会觉得生活太过无聊了。
同样的,没有对比,就找不到幸福。
“王氏布铺子就坐落在西市最繁华的地段,每天有着无数的人从门外走过,也有不少顾客进入我们铺子。哪怕是没有打广告,也不应该只是翻了一番啊。我们的门口不是在很显眼的位置说了全场八折优惠吗?”
范阳麻布铺子已经有超过百年历史,虽然眼下已经不怎么挣钱,甚至时不时的会亏损,但是卢宣还是不希望它倒闭。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看到清河崔氏和荥阳郑氏的布铺子比自己的麻布铺子还要倒霉的多,所以心理承受能力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不应该啊,按理来说再有两个月就过年了,农户们田地里的庄稼都收割了,口袋里也有了一些闲钱,正是准备开始采办物资的时候呢。对了,虽然现在不应该是淡季,可是前面不远处的楚王府布铺子,却是在昨天开始就关闭了。”
甚至有些人用了一次之后,觉得拼多多上的东西质量不行,觉得以后再也不想用了。
廖大叔最近心情不错。
老廖虽然知道自家娘子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脸上还是讪讪的狡辩了几句。
伴随着长安城越来越多的女人进入到各家作坊做帮工,她们的家庭地位都显著的上升。
廖张氏现在每个月的工钱是老廖的好几倍。
“郎君,这是昨天铺子里的布售卖情况,跟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呢。”
“这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嘛!”
等到天色开始变暗,廖张氏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熬着吧!也可以在这段时间推出一些活动,在不亏本的情况下,进一步的降低麻布的价格。如今我们收购的麻有一小半都用在了麻绳和麻袋的制作上,只是按照不亏本为目标的话,再撑一撑还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还是处于怎么多搞钱的阶段。
为了能够见到楚王府倒霉的场面,卢宣也算是豁出去了。
卢宣现在显然就处于感受到别人比自己倒霉的情绪之中,对于自家麻布铺子的不利局面,很容易就接受了。
不管是王家还是郑家、崔家,亦或是卢家,都在楚王府面前吃过了大亏。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搞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把布的成本给降下来的,只要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的麻布也能实现成本下降,到时候就自然可以找到自己的存活空间。”
“只是翻了一番吗?”
贞观十七年,对于王家来说,是丰收的一年。
“挤一挤?怎么挤?你来济啊?”
可是那个王杰说四文钱一尺的布,他还能挣一文钱,降价是为了给百姓提供更便宜的布。并且长安城里,楚王府才是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他们都没有动作,我们就先说不行了,这也说不过去啊。”
放在几年前,一尺麻布还要卖六七文钱,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成本已经降了一半了。
再降的话,真的降不动了啊。
所以就会出现一些“一公司资金链断裂,扫地阿姨拿出600万完成融资?”、“虽然我有三千个比特币,但是我还是喜欢上班”之类的情况。
“嗯,差不多就翻了一番。郎君,我觉得是不是因为这一次没有在报纸上打广告,所以很多百姓不知道我们铺子里的布价格这么实惠啊。要不要我等一会去一趟《大唐日报》和《长安晚报》,在上面打上几天的广告,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布价格下降了。最便宜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我就不相信大家能够不动心。”
王杰意气风发的回到了长安城,像是凯旋而归的将军一样。
这就像是说,我们大家虽然有矛盾,但是在解决我们的内部矛盾之前,先把外面那个威胁最大的家伙给干趴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