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不讲武德的李宽

姚一名如今是仁心堂的金牌销售。

作为曾经满脸痘痘的他,如今面白如玉,皮肤红润,简直让许多女子自愧不如。

由他来推销美颜霜,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巢元倒也没有亏待他,工钱是一涨再涨,已经成为仁心堂收入最高的伙计。

就连巢元的弟子张昌,一年的收入都还没有姚一名高。

不过,因为家中父母早逝,长兄如父,姚一名这个大哥就承担起了抚养弟弟妹妹的责任。

所以虽然收入高了,但是姚一名钱却是不敢大手大脚。

一旁的卢宣深呼吸一口气,没有失态的在那里发脾气。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因为李宽准备把布当成是瓷器、茶叶、镜子等物品之外,大唐对外贸易的新利器。

“绝对可以买到!至于质量,那王记布是太原王氏家中的产业,你觉得他们会拿自己家族的名声开玩笑吗?前阵子,我听师父说过,今年我们大唐在河东道种植的面积比去年翻了好几番,增长幅度非常吓人。据说甚至还有御史弹劾楚王府毫无底线的欺骗大家去河东道种植,到时候会没有人收购呢。”

线排的非常紧密,几乎看不到纺织的痕迹。

卢宣倒不是看不上卢安的主意,而是觉得这个主意有很多漏洞。

张昌在一旁怂恿着姚一名跟自己一起去买布。

类似的做法,后世的网商更是用过无数次。

不过,系统中现在能兑换的就只有这个级别的东西了。

并且今年太原王氏在河东道种植的面积,是整个大唐最多的,就连楚王府都只种植了不到他们的一半。所以我估计王记布的布库存,应该非常充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没货可卖。”

“没有,你想买多少都可以,如果要批发的话,还可以直接去大唐交易中心那里商讨批发价格。”

但是,当大家兴冲冲的去到人家那里购买的时候,却会发现这些特价的商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前提的,自己根本就不可能以那个价格买到。

这些世家子弟,其实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副仪表堂堂的模样,等闲不会乱发脾气。

这些世家垄断了太多的资源,有他们的存在,虽然让大唐变得更加稳定,但是却是限制了更多商家的崛起。

王峰满面笑容的来到铺子后面的院子,给王杰报喜。

再想到那个价格……

李宽可以很谦虚的自己拿出来的机器不够好,王富贵可不会这么认为。

虽然它的规模不是长安城最大的,但是却绝对是最先进的。

“真的降这么多?不会是骗人的吧?到时候就拿出几十匹布按照这个价格售卖,我们根本就抢不到!”

“姚兄,走,一起去王记布买两匹布回来。”

“那要不我们给麻布降价?自从王记布在《大唐日报》上面打广告开始,来我们麻布铺子买麻布的人就开始变少了。今天上午的人流量更是只有往常的一半不到,一旦拖下去,到时候我们的麻布就真的一匹都要卖不出去了。要知道我们今年种植的麻布面积,可是比往年要大的多,还收购了不少农户家中的麻布,到时候要是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可就麻烦了。”

姚一名不懂张昌为何这么激动,不过他自己此时却是开始兴奋了。

“王爷,如果这样的话,那王记布肯定要玩完了!我记得他们可是承诺了,三天内免费退货,到时候我们的布质量更好,价格更低,那些买了王记布的百姓,不得全部跑去退货?”

卢宣倒也有几分魄力,知道麻布价格比布贵的话,不管自家麻布质量有多好,都不会有人过来的。

王富贵不傻,听出了自家王爷在布销售上面,还有其他的考虑。

很显然,太原王氏是下了大本钱了。

“王爷,这新式的纺织机,一台机器顶得上之前的八台,加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卢宣看问题的角度跟卢安有所不同。

伙计的这话,彻底的打碎了卢宣的最后一丝幻想。

王富贵一脸不解的看着李宽。

李宽倒也没有想要完全垄断大唐的布,这也不现实。

对于楚王府各个作坊的生产成本,王富贵可是比李宽还要清楚。

这也不算他拍马屁,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楚王府的布作坊已经非常的先进了。

这可是楚王府布作坊的成本价了!几乎没有利润!

“哼!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卢家麻布铺子当初在我们的羊毛线的打击下,可是什么事都做过;这几年被他们缓过来了,也是我们连本带息的一起收回来的时候了。”

“怎么样?他们有没有搞什么限购?”

眼看着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得到落实,王杰的心情非常愉悦,忍不住在那里跟王峰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方案。

“现在种植的人家非常多,勋贵们都有各自的布作坊,到时候竞争肯定很激烈,我们要占据先机,就不能走寻常路。通过低价先把一批布制作过程中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的人家给淘汰了,让他们安安心心的种植,制作布这事就别参与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的染色问题,跟王氏书院一起开发新的染色工艺,争取把布这个行业做大、做精。”

衣食住行,作为一个唯一具备国际化大规模运作的领域,“衣”的市场,大有可为。

姚一名倒也不傻,傻人也做不成仁心堂的金牌销售。

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敢放火烧楚王府旗下铺子的仓库。

对于这个情况,张昌也是知道的。

李宽对这个大唐版的珍妮纺织机不是很满意。

王富贵愣住了。

所以对于布衣服的好处,姚一名是见识过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兑换出后世先进的纺织机出来。

王富贵不知道李宽为什么突然提到了卢家麻布铺子,不过对于西市里头有数的大铺子,王富贵都很熟悉。

“张大哥,布价格还是太高了点。我现在冬天穿这羊毛衣,夏天穿着麻布衣服,觉得也挺好的。我就不去了,你自己去就可以了。你放心,医馆里面的事情,我会多留意的。”

巢元穿的衣服就是布制成的,甚至去年还给每个伙计发了一套布衣服作为过年福利。

而卢宣则是在麻布铺子二楼坐立不安的等着下人们汇报的消息。

“没错,下调五成!先给王记布来个当头一棒,再顺便把卢家麻布铺子扫到历史的尘埃之中去。至于其他的种植大户,要么把直接卖给我们,挣一些种植的钱,要么就继续织布,亏本赚吆喝。”

“那当然了!虽然他们昨天上午就下调了麻布的价格,让它比王记布低两成,但是销量还是一落千丈。如果过几天也一直没有气势,那么卢家麻布铺子除了继续降价,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这太原王氏,这一次是来真的了啊。

去年的时候,他还兴冲冲的想要去布铺子里头买匹布回家,给弟弟妹妹也制作两套像样的衣服,结果看到那个价格,立马就犹豫了。

“这么说来,王记布卖的这么便宜,是因为今年我们大唐种植的面积增加了很多,所以导致布的产量也增加了很多,结果那些布铺子就开始降价促销?”

早年间,张昌那是多看一样姚一名都觉得浪费。

“王爷您打算怎么安排?”

这是要把自家的麻布铺子给逼死啊。

“降!马上降价!”

不少铺子开业的时候,为了打响名气,就拿出一批货物出来搞特价,价格做的特别有吸引力,完全看不到利润可言。

广告宣传、价格设定、售后服务,这些方案都是王杰亲自制定的。

“那个王杰,我也认识十几年了,虽然文采很一般,但是头脑却是很精明。再加上我们卢家跟他们王家这几年也是龌蹉不断,指不定他为了阴我们一把,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啊。”

“这么说,我真的可以低价买到布?这些布的质量不会有问题吧?”

姚一名的这个担心,倒不是没有道理。

最关键的是郎君您那不满意三天包退的措施,彻底的打消了大家的顾虑,让我们的布铺子一开业就达到巅峰。按照我的估计,单单今年一天的营业额,估计就可以超过一万贯钱,这绝对是任何一家布铺子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呢。”

“长安城的市场是有限的,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把它占据了。等到百姓们都习惯了使用我们王记布,哪怕是其他铺子跟我们卖一样的价格,大家也会选择我们,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来说,非常关键。”

王富贵虽然也姓王,但是跟太原王氏并没有什么瓜葛,看到王家要倒霉,心中居然升起了几分喜悦之情。

自家的布已经堆满了仓库,但是就不见李宽安排人把货物送到铺子里售卖。

卢安没有理会伙计手中的布,而是直接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也不能怪人家现实,毕竟社会就是现实的。

这个时候,姚一名一点纠结也没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