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还是有几分眼光的,知道品牌的影响力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他还没有死心,连忙从伙计手中抢过了布匹,拉出几尺长,低下头细细的打量了一番。

“二郎,卢掌柜,布买回来了!”

“不!这次不一样,我看看的看了一下报纸上的文章,人家已经说了,这个价格永远不会上涨!一名,是听清楚了没有,是永远哦!”

卢安原本觉得自家库房里头的麻布,那都是钱。

“不够,还不够!我们要让布成为所有百姓都能买得起的布匹,现在的价格还不够低。在布的制作过程中,的成本只占据了不到三成,其他的都是各个阶段的加工费、运输费,只要把这些费用降下来,布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你肯定没有看今年的报纸吧?那王记布在《大唐日报》和《渭水日报》等好几分报纸上面打了广告,说是要平价销售布。我粗略的对比了一下,哪怕是跟去年卖的最便宜的布相比,王记布的价格也降了一半。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况却是被他给说准了。

就在王记布正式开业的时候,卢家麻布铺子的几名伙计就亲自进铺子购买了一些布。

就像是奔驰的轿车,卖五十万的时候,对奇瑞和吉利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他们推出几款十几万的轿车出来,那就不可能一点影响都没有了。

“王爷,说到这个,倒是不能不提太原王氏在西市新开的王记布,他们昨天第一天开业就卖出去了超过一万贯的布,风头一时无二。这太原王氏一向是跟我们楚王府不对付,我们为什么要让着他呢?就他那个价格,我们也完全可以做到的啊。”

这跟李宽的设想不符合。

王记布铺子坐落在西市最繁华的地段,占地面积足足是旁边几家铺子的五六倍。

灰色的布,摸上去很是光滑,手感比麻布要好很多。

“谁家的布不掉色?一旦我们动手了,王家肯定能够察觉出来,到时候人家有样学样,我们也要跟着倒霉。”

这一次王记布推广,全程都有王杰的参与。

特别是在看到王记布在《大唐日报》上打的广告之后,李宽更是专门叮嘱王富贵,自家的布开售时间,要等他通知。

“这个纺织机,只是提升了纱的制造速度,对于布的生产效率提高,还是非常有限,可以继续改善。”

“是的,我们的布质量,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是肯定在平均水平之上,再加上这个优惠的价格,百姓们没有理由不选择我们。

“已经非常不错了,观狮山书院机械作坊的那些学员们还是非常厉害的。现在的布制作,最麻烦的其实就是纱的制作,其他布作坊往往会从农户手中直接采办一部分的纱,然后自己招募帮工纺织一部分,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效率都不高。最关键是他们那种原始方法纺织出来的纱,质量没有我们的好。”

特别是售后服务,观狮山书院商学院刚刚在最新的《财富周刊》上把这个概念提出来,并且试探性的举了个例子,说可以考虑不满意不退货。

伙计的效率很高,倒是没有让卢宣他们等多久,就把王记布给买回来了。

现在却是发现那其实是一堆烫手山芋。

但是,当布的价格定的比麻布还要低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

反正李宽在双十一熬夜的时候,可是一个特价都没有抢成功。

作为范阳卢氏的掌柜,卢安的胆子比一般的商人要大的多。

“二郎,虽然没有专门去打听,但是今天排队结账买布的时候,有人说看到劳牛马车行的运输车队,曾经往王记布铺子后院的库房里运输了整整一百多车的货物,绝对够大家敞开来买了。

楚王府布作坊就坐落在羊毛作坊旁边。

张昌有点激动的说道。

结果王杰立马就在王记布上使用了。

王杰把王记布铺子的动静搞得那么大,卢宣和卢安自然也注意到了。

“明天,从明天开始,我们的铺子开始销售布,价格直接在王记布的基础上下调五成!”

李宽一直在大力扶持更多的普通百姓变成小地主,变成小资本家;但是对于大世家的打压和攻击,也是一直都没有放下。

什么五折优惠,甚至零元购之类的,你要是能够抢到,算你本事。

王峰这话,倒不是完全在拍马屁。

王记布的价格已经比去年的平均水平低了一半,现在李宽要让楚王府下属作坊出产的布价格按王记布价格的一半出售,那就相当于直接是去年价格的四分之一了。

“不仅不限购,我还专门问过他们的账房和伙计,是不是真的三天内,只要不满意就可以退货,结果人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只要布没有损坏,不影响第二次销售,就可以三天内无条件退款。当然,如果你把人家的布都给制作成衣服了,肯定是不能退的。”伙计的话,让卢安陷入了深深的不安。

这名伙计显然并没有意识到卢安话里的意思,还很得意的回答了卢安的问题。

“去,为什么不去?”

也不知道是被其他人抢走了,还是压根这个活动就是一个噱头。

如果跟一些卖的贵的相比,降幅就更加吓人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亏本卖吆喝,还是为了开业打响名气,反正今年去买,就可以买到低价的布。虽然这个价格比麻布还是要稍微贵一些,但是已经相差无几,完全可以出手了啊。”

王富贵有点想不明白李宽为什么要定这么低的一个价格。

“郎君,我们成功了!开业不到半个小时,账房收账的伙计就没有停歇过,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

其实,不用王峰多说,王杰已经知道今天成功了。

“下调五成?”

作为楚王府在商业领域的代表人物,王富贵在长安城商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说完之后,他就捂着胸口,一点都没有心情继续在麻布铺子里待着了。

因为长安城这几年中,类似的情况倒也没有少发生。

不过,现在两个人却是称兄道弟。

王富贵跟在李宽身后,在布作坊里头转悠。

“二郎,要降到有吸引力,我们的价格至少要往下调三成,那就基本上没有钱挣了。一旦库房里面积累的麻布卖不出去,等到明年新货上市的时候,我们甚至还得亏钱。”

正常来说,他一个卖布的,跟卢家的麻布没什么关联。

卢安觉得自己要凉了!“你们有没有去打听一下,太原王氏准备了多少布的库存,大概够卖多长时间?”

只见新式的纺织机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一下子就可以纺出许多的纱。

就像是你卖的是奔驰宝马,我卖的是奇瑞吉利,甭管你怎么定价,对我的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毕竟布和麻布虽然都是用来制作衣物的,但是定位完全不同。

“二郎,我觉得您不用太担心,王记麻布铺子的声势虽然搞得那么大,但是肯定只是为了讨一个噱头,便宜卖个几百匹布之后,要么提价了,要么就说便宜的款式没有货了。”

“二郎,要不要派人去散发一些谣言,就说王记布的质量不行,特别是布,用久了会掉色?”

“没错,肯定是这个原因。你去不去?真不去的话,我就自己去了!”

不过,有人欢笑,就有人哭。

卢安虽然也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降价,但是没有到最后时刻,谁都很难下决心要舍弃到手的利润。

……

卢安眼睛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

但是,大唐的布定价权要掌握在楚王府手中,这是李宽必须达成的目标。

“我们要推广种植,推广布的应用,同时也要挣钱,也要打击竞争对手,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如今王记布卖的如此火热,范阳麻布铺子的日子肯定很难过吧?”

待着难受啊!……

巢元的哥哥巢方是太医院的医正,虽然级别不高,但是消息来源却是很丰富。

既然王家把布作为家族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他自然要拿出十二分的功夫去管理。

与其这样,还不如干脆降价得了!

要知道,西市繁华地段的铺面,价值绝对是大唐最贵的,普通人家一辈子的收入都在这里买不到一平米房子。

“降价的话,我们还能等到明年新货上市,要是不降价,我们连今年都熬不过去。降吧,干脆点,别让人家看我们笑话!”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非常的好。

完美的抄袭了楚王府各个铺子的营销手法,再加上王记布的价格确实非常有吸引力,自然让无数百姓心甘情愿的掏腰包。

卢宣面色铁青的作出了指示。

不过,五姓七望的这些掌柜,却是总是跟王富贵唱反调,王富贵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呵呵!太原王氏把宝压在了布上面,前前后后投入了至少十几万贯钱财,这一下,我一定要他们长个教训!在大唐经商,就得老老实实按照我们设定的规矩来做事。特别是今后的海贸上面,要是有人想在布上面跟我们唱反调,我们就让他彻底的在这个市场待不下去!”

这个时候,李宽可不会讲什么武德。

我就利用先进的纺织技术碾压你。

你能咬我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