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世民离开长安城了,李承乾还不变着法子找自己的麻烦?这种局面,他自然是不希望看到的。
李泰本来对这场战争不是很关注。可是从逻辑上来说,似乎又没有什么缺陷。
这个信息量有点大,内容也有点天马行空。
虽然李世民肯定会安排一些大臣留下来处理政事,但是李承乾的权利也一定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父皇,儿臣虽然不懂兵法,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万全之计,房相建议明年再考虑出征的事情,其实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区区一个高句丽,我们完全不用太过紧张,以大唐的实力,随时都可以教训他们。”
李靖的这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楚王殿下,后勤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交付给商家呢?”
他这个魏王为什么风头能够盖过李承乾,还不就是因为仗着李世民的宠爱?
但是如今李世民要御驾亲征,并且让李承乾监国,那就不一样了。
李靖这一次,不敢托大。
“陛下,都说高句丽远离长安城,其实在微臣看来,高句丽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了从陆地上进攻敌人,但是高句丽的情况有所不同。只要从登州出发,水师可以在三五日内到达高句丽的许多城池。特别是那平壤,战船可以直接开到城外。高句丽的大军普遍都安置在边疆,一旦我们的将士出现在平壤等地,只需要有一两万人,就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与此同时,水师可以不断的骚扰高句丽沿海、沿江的城池,让渊盖苏文搞不清楚我们的攻击重点,疲于应命。然后再配合几万精锐骑兵从辽东攻入高句丽,基本上这次只要有六七万兵马,就足够了;民夫也不用调用那么多,要不然会影响耕作;陛下可以考虑让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的人员负责调派本次出征的后勤物资,然后再把一些不重要的物资筹备交付给商家去办理,这样大军便可快速出征,轻装上阵。”
这么一来,大家的发言就比较谨慎了。
一听到李承乾和李泰的发言,就知道这个事情有点变味了。
房玄龄知道拦不住李世民,不过还想着把这场战争往后延一延。
李世民见大臣们都不说话了,自然也清楚是啥情况。
但是,他不能让李承乾和李泰两个人在那里表演啊。
到时候丢的是皇家的脸面。
李承乾听了李泰的话,心里气得半死,但是还得赶紧找理由。
长孙无忌看到众人似乎被李宽给镇住了,皱了皱眉头,打破了宁静。
李宽提议从水路两地同时进攻,这个方案好不好,长孙无忌不敢随意下结论。
但是把一部分的后勤补给任务交付给商家,这是他认为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