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李宽的提议

李宽觉得有点郁闷!

今天被李世民叫到大明宫,只不过简单的发表了几个观点,最后就被李世民给点名加入出征高句丽的大军之中了。

接下来一帮将领在那里讨论攻打高句丽的策略,他都没怎么听进去。

烦啊。

如今在长安城的日子多舒服,偏偏还要去辽东。

行军作战,哪怕是李世民,条件都没有办法跟长安城相比,更不用说他一个闲散王爷了。

“陛下,如此算来,要顺利的攻下高句丽,至少需要出动十万精锐,再辅以二十万的民夫,否则战事一旦不顺,就容易陷入胶着之中,到时候寒冬来临,局面对我大唐就不利了。”

李宽的话说完之后,殿中陷入了寂静。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高句丽可是一个正经的强国,不是你带着几千精锐就可以突袭灭国的。

“父皇,如今长安城到幽州的水泥路已经全线贯通,人员移动和物资运输都非常的方便;并且军中已经推广了方便面,军粮的准备也变得容易了许多;至于刀枪铠甲,得益于钢铁产量的增加,更不是问题;儿臣认为兵贵神速,如果我大唐确定要对高句丽用兵,那么越快越好,在那渊盖苏文还没有完全掌控住高句丽局面的时候,大军就出现在边境,取得的战果肯定会更好。”

对于不想掺和储君争夺的大臣来说,保持沉默才是最合适的。

那么一来,他这个太子就可以监国了。

论陆战,在场的武将都经验很丰富,但是海战的话,就没有几个人清楚了。

“十万兵马虽然不少,但是并不需要全部从长安城带过去;可以调派朔州和幽州等地的折冲府将士出征;这么一来,大军从长安城出发,基本上是以骑兵为主,只需要半个月时间就可以到达幽州,稍微修正一下,就可以进入辽东。我有信心在三个月内结束战事,避免让将士们在冰天雪地里与高句丽人作战!”

“陛下,长安城离高句丽路途遥远,如今已经是四月底,等到大军到达辽东,如果无法速战速决,那么冬天很快就到了;一旦如此,大军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是不是可以考虑明年开春以后再出征?”

在场的大臣都是人精。

如今储君之位岌岌可危的他,对这一点非常的看重。

李承乾是在场的所有人当中,最希望李世民尽快御驾亲征的。

“宽儿,你有何见解?”

河东道当初一直是防备北方草原入侵的重地,晋阳更是李唐的龙兴之地,附近的驻军不少。要最快的完成战争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战争对大唐的影响,那么尽可能的少从长安城带兵出征,而是征集沿途的精锐,就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隋朝不仁,我大唐才取而代之。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留下了多少英魂在辽东?我大唐早一天打败高句丽,早一天把英魂迎回来,对于稳定民心,激励将士,将取到巨大的作用。之前,有大臣反对父皇前往泰山封禅,如果父皇御驾亲征能够打败高句丽,那么应该就再也没有谁还对泰山封禅有意见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