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新的战争模式
历朝历代的将领,都知道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但是,怎么把后勤保障搞好,研究的人却是并不多。
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后勤科算是少见的专门研究后勤补给的机构了。
“赵国公,士农工商,都是我大唐子民;只要有利于大唐获得对高句丽作战的胜利,有利于完善战争时期大军的供应补给,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把一部分后勤补给交给商人来做,有何不可?”
李宽算是长安城中对商家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勋贵。
事实上,他本身也算是最大的商人。
“商人重利!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楚王殿下你能保证他们不会为了多挣钱,给大军供应伪劣物资吗?你能保证商人里面就没有一些被高句丽收买,故意在那里搞破坏的吗?你能保证在委托商人对应后勤的过程当中,没有徇私舞弊吗?”
“楚王殿下,辽东要是有你说的这么好,高句丽人为何就没有发现?”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打高句丽哦!
长孙无忌能够位列功臣榜第一名,自然不是吃素的。
李泰总算是发现了契机,连忙再次跳出来表示不着急出征。
“这个提议不错!楚王殿下,我要是没有记错,凉州那边的捕奴队,当初就是跟着大军出征吐谷浑,每次打扫战场,都由捕奴队负责;如今把捕奴队换成一些商家,效果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并且,高句丽也算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旦大唐收服辽东,单单俘虏就至少有几十万,把这些俘虏分配给府兵,然后再给将士们奖励辽东的田地,不需要十年,大唐就可以多一个繁华的辽东道。”
所以李宽当着大家的面言“利”,倒也没有谁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
哪怕是他什么也不做,大家也会认为他是李宽的支持者。
李宽知道李世民非常注重名声,便从这方面出发进行劝说。
“出征高句丽还能挣钱?楚王殿下,我没有听错吧?”
如今大唐的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不需要二十年,关中地区就将变得拥挤。
这个家伙,有点飘了啊。
隋朝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毕竟辽东最大的麻烦——寒冷,已经有了袄和蜂窝煤,基本可以解决了。
李宽砖头看了看长孙无忌,再微笑着看着李世民说,“很多人都觉得,辽东到处都是荒山野岭,气候寒冷,没有什么价值。其实不然,那里的土地比关中还要肥沃,只要春天随便播种下去,秋天就能丰收。不管是种植水稻还是粟米,收成都不会比关中差。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觉得自己终于抓住李宽的小辫子了。
房玄龄的脑子转的很快,立马就抓住了李宽话里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