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教育投入
越是发达的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越高。
遍观世界各国,但凡是发达国家,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比例都是非常高的。
像是后世许多人都羡慕嫉妒的北欧国家,教育经费占“鸡的屁”的比例高达八个点。
可大唐呢?
虽然没有人统计过这种数据,但是李宽觉得可能连一个点都不到。
“陛下,教育的投入,不像是修路筑桥,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大唐的深远影响,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微臣提议今后十年,大唐每年的赋税收入的一成都作为专门的教育费用,专款专用,任何衙门和个人不得侵占;并且朝廷在长安城专门设立大唐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各种各样的教谕;与此同时,各个州也至少设立一座师范学院,让普及教育不因为缺少教谕而受到阻碍;再者,从礼部下面独立出一个教育部,直接受尚书省管辖,各州再设教育局,统筹管理所有的教育工作……”
李宽一口气把自己关于教育的设想给说了出来。
李世民看到李道宗被李宽的一些话说的哑口无言,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不过,官场上的事情,所有的东西最终终归是要有人去做的。如果做事的人都是科举出生,或者是各个书院的学员,那么世家的影响力,慢慢的还是会下降到一个可控的程度。陛下需要的是掌控世家,让他们成为大唐的一份子,而不是要毁灭世家。”
“教育是一个投入大,时间长,见效慢的事情,不可能立竿见影的。再说了,哪怕是教育普及率上升了,科举士子进入官场,必定是有一个升迁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就身居高位。
结果,说完之后,大殿之中反倒是陷入了一阵沉默。
任何一个部门领导,都不希望自己管理的东西被人划走一块。
你这边用的钱多了,就意味着其他地方用的少了。
但是,投入的比例高达一成,这个就有点夸张了。
“这样啊!”
后面的很多事情,他能推测出一些出来,但是也就是一些而已。
不过,从礼部下面独立出一个教育部出来,这个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宽儿,你给朕交个底,按照你这样的提议发展下去,会是什么一副场景?”
简单的发展教育就能直接打垮世家,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场的大佬们,都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利弊。
大家都还在消化李宽说的话。
大唐的礼部,大概结合了后世的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还有宗教事务局、民族事务委员4会,以及还有办公厅的部分职能,这还不算完,它还包括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国宴机构的工作内容。
之后,李世民再跟众位大臣讨论了一下其他的事情,贞观十五年的朝政,就算是落下来帷幕。
一味地打压或者消灭,最终损害的是大唐的国本。
在大唐待了这么多年,李宽发现世家跟大唐,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陛下登基以来,一直致力于削减冗余官员,甚至将宫里的宫女太监的数量都削调了一大部分;如今楚王殿下提出单独设立教育部,既不符合陛下的初衷,也没有太多的意义啊。”
这个速度,也太慢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