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跟李宽没有特别多的交集,以唐家在大唐的地位,也不怕李宽。
一个人一户的算一户,十个人一户的也算一户。李宽接连几个发问,把大家都搞得有点懵。
“陛下雄才大略,风采绝顶,这一点,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但是不用担心饿死,大家就满足了吗?说实在话,我觉得大家的要求也太低了一点吧?”
有的时候,李宽都忘记了那个破系统还给自己一个人口增加一千万的任务没有完成呢。
再加上他自幼就跟李渊和李世民相熟,所以仕途算是非常顺利。
这是许多官员潜移默化之下的想法。虽然李世民也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的观点,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唐的这种观念,还是非常难的,
“哦,宽儿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满足?”
李宽有点无奈,本来是讨论人口数量问题的,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饿不饿了呢?
在场的不少人都忍不住在心中吐槽。
赋税收入的变化在李宽的预料之中,他倒是没有感到有什么好奇的,
房玄龄也很是好奇的问了一句,
李世民也忍不住问了一句。
家中有钱,心中不慌啊。
在他们看来,百姓都不用担心饿死,不用担心冻死,这就是圣人描绘的理想世界了啊。
李宽听了心里觉得有点不舒服,忍不住刺了唐俭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过,这也导致一个毛病,就是他对基层的东西,相对缺乏了解。
“楚王殿下,你是没有见过百姓易子而食的惨景,如今大唐的百姓能够不用担心饿死,这已经是千年来稍有的富足场景。陛下雄才大略,有无人可敌的经世之才,这才有了大唐如今的局面。怎么,楚王殿下是觉得还不满意?”
这一万户到底有多少人,谁也搞不懂啊。
一直以来,朝廷是很重视户籍统计的。
这年头的流通人口是比较少的,真要统计一个相对准确的人口数量,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不过需要费一些人力物力就是了。
至于李世民这个大腹黑,则是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的样子,实际上心中却是乐开了。
“唐尚书,大唐最新的人口统计结果有吗?”
这话,也就是李宽敢这么问。
不过大唐的人口变化,却是他关心的,
“对啊,大唐这几年风调雨顺,各州府的人口数量有什么增加呢?”
如果大唐以这种状态作为奋斗目标的话,确实很不实际啊。
“一年两年,肯定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局面的;但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呢?只要大唐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不需要二十年,这种局面就不再是一种幻想。”
“咳咳,要不我们还是回到最初讨论的话题,大唐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口吧?”
房玄龄看李宽跟大家的争论,显然是不可能有结果,干脆把这个话题给跳掉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