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到底有多少人?
今天是贞观五年最后一天上朝。
之后,大部分官员就可以迎来一个长假了。
不过,作为户部尚书,唐俭的轻松日子可没有那么快来临呢。
“陛下,这是贞观十五年的赋税统计结果,相比去年有百分之十八的增长;我们大唐如今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赋税增加,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唐俭脸上露出笑容,将户部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简要的进行了说明。
自从当年戴胄担任户部尚书的时候,跟李宽打赌输了,进入户部的胥吏就需要通过观狮山书院组织的算学测试,这个事情,最开始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不过经过几年的发酵,大家就会发现户部统计数据的效率有了质的提升,再也不用担心天天被李世民追着问数据出来了没有。
换个人,李世民估计直接就发飙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怎么?
“又增加了百分之十八?太好了!我大唐明年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唐俭的祖父唐邕,曾经担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是隋朝的戎州刺史,妥妥的世家子弟。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也不知道进度到底怎么样了。
“不说大唐各个州府,单单长安城里就有超过一百万的百姓。我们随便找几个人询问一下,就知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不仅仅是不饿死呢。街道上跑的四轮马车不好吗?正流行的自行车它不方便吗?百姓不希望自己桌上隔三差五的能够有羊肉、猪肉、鱼肉出现吗?他们不想要漂亮暖和的衣穿吗?他们不想住大房子吗?”
楚王殿下,我们现在说的是普通百姓啊。
这几年,可不仅仅是户部的赋税在增加,李世民的内帑收入的增幅更加厉害。
不过李世民却是越听眼睛越亮,觉得如果真的能够做到李宽说的这种场面,那自己绝对会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再加上刚刚李宽明明有讽刺他的意思,所以直接就怼了回来。
是啊,哪怕是圣人在的时代,百姓的生活也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理想状态。
很显然,他刚才应该也是认可唐俭说的话的。
“陛下,微臣前阵子刚刚提出来的贞观十六年的施政纲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您还记得吧?”
一直没有出声的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很感兴趣的样子,立马就站出来怼李宽。
“楚王殿下,谁不想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我还想着每一个百姓家中粮仓爆满,衣服成堆,牛羊成群,有用不完的钱财呢。但是这种脱离实际的所谓的美好生活,有意义吗?”
“不用担心饿死?唐尚书,户部对百姓的期待,就是不饿死吗?”
你们还想着百姓能够天天吃肉吗?
“这……如今南洋水稻在山南道和江南道得到了大规模的种植,岭南道也有人在种植南洋水稻,粮食价格已经比贞观初年下降了三成,想来许多百姓都不用担心饿死,所以各州的户数肯定是在增加的,但是具体增加了多少,还需要再确认。”
他的这话,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所以说完之后,在场的不少人都忍不住点头。
您是不是搞错了对象啊?
但是这种统计往往都是形容多少多少户,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