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北边的江山大有可为(继续五更大章)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要是不放在一起,也许大家就相安无事了。

但是,一旦接壤,那么游牧民族必然会是农耕民族的天敌,这是自然规律决定的。

游牧就注定了它的产出稳定性不如农耕,一旦遇到了天灾,立马就断粮。

这个时候,掠夺,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从早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秦汉,一直到隋唐,这个规律都没有任何改变。

如果没有李宽,在接下去的几百年,上千年里,也不会有改变。

“陛下,草原之所以没有办法长治久安,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地方还不是真正属于大唐。哪怕是通过战争,短暂的征服之后,最终大唐的官员也没有办法把这片土地纳入统治之中。要让草原长治久安,就需要改变这种状态!”

这几年,关中的人口增加的非常快,已经有点超出土地的承受负荷了,正好外迁缓解一下这种局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这倒也是,不过好在是朔州,这要是直接封赏到西域,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如今长安到朔州有水泥路相同,快马来回一趟,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倒也勉强可以接受。”

“阿耶,您为大唐呕心沥血,陛下是看在眼中的,些许小人的意见,只不过是嫉妒而已。”

“阿郎,你说这楚王殿下卖的是什么名堂?明明朝廷已经明令禁止在关中道继续扩大的种植,为何他却是在大唐日报上面大肆宣扬种植的高收益呢?这不是鼓励大家偷偷的去种吗?”

跟李渊在位的时候有所不同,李世民登记以后,除了第一年大肆封赏了一批功臣,后面对于各种勋爵和赏赐,其实都是非常谨慎,或者说是吝啬的。

在这里,不仅简单的介绍了从播种到采摘的各个时间节点、注意事项,还着重说明了长安城目前的收购价格和的产量。

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今天,杨家也种植了一点点的,收益倒是跟大唐日报上面说的基本吻合,比种茶叶还要高上不少。

但是跟凌烟阁又不同,这一次不仅仅有这二十四功臣,还有其他林林总总合计七十二名英雄位列功臣榜中,甚至还为历朝历代的大英雄雕刻了专门的雕像,放置在大唐纪念碑周边的建筑之中。

至于对环境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登州的鲸鱼肉干、江南的稻谷,都可以直接走水路运输到洛阳,然后通过四轮马车,走水泥路快速的转运到洛阳到朔州沿线的州县。

“陛下,薛延陀人已经难成大气,只需让薛仁贵带着五万大军,就可以灭了他们。之后,按照微臣的想法,西起凉州,连接银州,再通朔州,之后连上幽州,这一条横线,四个节点,将会是我大唐北方边疆的第一道纺线,如今凉州到银州的水泥路已经在修建,朔州到幽州的也已经开工,两三年后,这条纺线就已经稳固。”

长孙冲微笑着站在长孙无忌身旁。

“他这么一搞,关中道的百姓都没有心思种田了,都想着怎么才能弄到种植的许可呢。”

在这样的年代谈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一点意义都没有。

在他看来,真要是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草原问题,哪里还能有这样的难题落在自己头上呢?

在长孙冲眼中,自己阿耶的功劳肯定是最大的。

不客气的说,长孙家要是不先投入个上万贯钱,这些土地是没有办法直接变成良田的。

以前,那是没有这样的特殊作物,也没有水泥路联通长安到朔州,更没有充足的粮食。

这个年代,谁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李世民听了李宽的话,已经有点心动。

很显然,李世民这一手,背后蕴含着特别的意义。

“朔州自古就是边城,不说那些勋贵功臣,普通百姓有几个愿意去的呢?”

相比之下,李世民给这些功臣赏赐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基本上都是在朔州或者朔州以北,这倒是没有那么引人瞩目了。

不过,谁都没有去宣传,没想到现在却是楚王府自己在大肆宣扬。

长孙冲对李宽这种点石成金的本事,也是不佩服都不行。

养活一个一两百万人,根本不是问题。

“冲儿,我之前让你跟各家打听种植的收益,你确认的怎么样了呢?”

李宽现在的想法,就是让草原不再是草原,变成一片片良田,那么这些地方,就会是大唐稳固的州县了。

毕竟大唐如今国力强盛,短时间内绝对没有谁敢主动挑衅。

说起来,这二十四功臣的排名,可是引起了不少波澜,朝中不服自己排名第一的也不在少数。

这对家中良田无几的百姓来说,诱惑力不要太大。

一亩地的收成,顶得上二十亩粟米地。

说不是大唐的,其实也不是大唐的。

长孙无忌想到这一次李世民的奖励和封赏,也是有点意外的。

老虎满山跑,树木遍地长。

这份报纸一开始售卖,长安城,甚至是整个关中道,都开始蠢蠢欲动。但凡是有点冲劲的人家,都想着明年怎么能够种上。

朔州那片土地,如果大家是过去种植粟米,那个投入和产出,就不是很有价值了。

渭水河边的田收益,今年就是这么高。

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准备在这些移民的州县,每个县都建设至少一座医馆,并且,微臣也会安排人手在每个州府至少设置一座作坊,配套建设相应的蒙学和小学,并且鼓励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去到这些地方实习,全力支持这些州县的建设。”

特别是建设幽州,这触动了李世民心中的某根弦,更是得到了他的认可。

……

李世民基本上已经被李宽给说服了,但是他还是有自己的担心。

毕竟,这些人虽然主要种植,但是也不可能真的什么其他的作物都不种的。

如果李宽的这个方案真成功了,那么黄河以南,就算是彻底纳入了大唐的实际统治范围,大唐的边疆也将往北推进一大截。

杨东看完今天的报纸,很不解的去跟杨本满商量着事情。

其他的不说,就当初玄武门之事,要是没有阿耶在其中谋划和推动,当今天子是谁还不好说呢。

“你的意思,推广种植就能改变这种状态吗?”

当然,这些话自己想一想就可以,哪怕是父子之间,也是不适合拿出来说的。

虽然还有一个七十二人的名单,但是这名单跟名单,也是有差距的。

《北边的江山,大有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