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的池塘是最靠近长安城的,其他人家哪怕是也养了鱼,长途运输到长安城里贩卖,也会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这活鱼和死鱼的价格,差距可是很大的,有哪个有钱人家会去买死鱼呢?”
所以把他们内迁到远离草原的江南道,让他们从一个牧民变成农夫,几代之后,哪怕还有威胁,也不比南蛮的威胁大到哪里去。什么时候楚王府的影响力这么大了?
几万亩的水稻,全部都拿来作为稻种的话,哪怕有一半的损耗,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能够推广种植的面积也是非常巨大的。
“确实如此,属下确认过了,买稻米的基本都是普通百姓,并没有哪家勋贵囤积居奇。”
这收入不见上涨,而开销却是没有下降,杜构这个家族族长的压力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别以为产量大就一定能够很容易的推广。
虽然之前的水稻丰收已经让有心人对南洋来的稻种有了新的认识,但是毕竟只是几百亩,很多人会觉得那只是精耕细作的结果。
房玄龄和戴胄几个下朝之后,直接来到了稻田。
这种亲眼看着死去的鱼,口感跟鲜鱼没什么差别,但是价格却是差了一大截。
“嗯?宽儿不是种了几万亩水稻,马上就要丰收了,按理说长安城的米价不是应该下降了吗?”
更让他意外的是,稻田里样子的草鱼和鲤鱼,如今也都长得很好,完全可以捕捞上来开卖了。
“是吗?好卖就行,我还担心一口气多挖了那么多池塘,到时候卖不出去就麻烦了呢。”
如今,正是到了享受喜悦的时候了。
李宽听了心中一喜。
也就是李宽表示降低半成的租子来抵扣挖掘鱼沟鱼坑的损失,并且所有的鱼苗由楚王府提供,这才让佃户们认真对应。
……
武媚娘也担心自己把李宽交给自己的任务给搞扎了。
这南洋的水稻品种,产量要比大唐的高一倍。
“这些鱼,当初放鱼苗的时候,楚王府的王管事可是说的很清楚的,一半的产出归王府所有,最应该担心怎么卖鱼的,应该是王管事吧?”
世家勋贵又不傻!
正常的活草鱼,一斤卖个五文钱,一点问题都没有。
“话是这么说,其实我担心的反倒不是卖不出去。这一亩地放了一千多条鱼苗,成活的估摸着也有一千条,要把这么多的鱼活着运到长安城里贩卖,这才是麻烦。”
要不是稻子还没有收割,大家想让鱼儿多长点肉,好多卖点钱,早就有捕捞起来拿去卖了。
李宽看到房玄龄是在犹豫北疆防御空虚的问题,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在一旁解释了起来。
自从去年长安城开始流行吃登州运输而来的冰鲜鱼之后,长安城的勋贵们对鱼类产品的喜好程度就大大的提高。
李世民觉得有点无语。
杜荷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暗暗欣喜,觉得自己总算是可以重新在家族里面昂起头来做人了。
作坊城的四轮马车作坊里头,木匠们最近在忙着一项新的器具制作。
“石老四的地也已经收割完一亩了,亩产三百二十四斤。”
戴胄在一旁微笑着说道。
“还有这等事?”
“算了,先不管它了。过几天楚王府的那些水稻应该也要收割了,你派人盯紧了,是不是产量真的那么高,要是还是如此,朕就真的要开始考虑宽儿提出的进一步开发江南道和山南道的事情了。”
而李宽一听,也立马就明白了。
戴胄看到李宽一副薛延陀人败定了的神情,不由得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这些农户,只有当亲眼看到新的农作物产量很高的时候,才会积极的跟随种植。
武媚娘知道李宽很重视这一次的水稻收割和稻草鱼捕捉,这些特制的安装了大水桶的独轮车,可是用来运输活鱼到长安城的,可不能到时候鱼打捞上来了,却是没有东西运输,那就尴尬了。
这个楚王殿下,还真以为只有他一个人心系苍生啊。
本来他准备今年底就告老还乡的,因为推广水稻种植的事情,他准备再干一年。
“说的也是,我去打探打探消息,看看其他人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那就好,如今活鱼在长安城是越来越受欢迎,依靠着这些池塘,我们杜家以后就多了一块稳定的收入了。”
囤积粮食,一定要在战争或者饥荒的时候才有效果,像现在这个年头,根本就没有哪个勋贵会傻乎乎的去犯这个忌讳。
杜构不满足于现在的局面,觉得应该要趁热打铁,让养鱼业成为杜家的支柱产业。
就连御史台也有几个人凑热闹的过来看看,看看楚王府有没有弄虚作假。
……
“陛下,正因为楚王殿下府上种了几万亩的水稻,长安城的百姓们对稻米的关注就变得比往年高了很多。以前除了江南道来的人喜欢吃稻米,东西两市的稻米基本上都是卖给他们的。
“武姑娘,刚刚我亲自试过了,这个独轮车还真是秒啊,结构非常的简单,哪怕是加上了这个大木桶和输气机构,造价也不超过一百文钱,对于许多百姓来说,再实用不过了。”
房玄龄和戴胄的身后跟了几十个管事和胥吏,算是来监督、确认水稻的产量是否属实的。
今天可是风调雨顺,大唐的各处都在扩建粮仓呢。
所以西市的稻米价格只是上涨了一成,李忠就专门跟李世民说了。
“今天制作好的,一会安排人先运到别院里头,王爷明天指不定就需要使用了。”
地里的水稻马上就可以收割了,虽然不知道最后的产量如何,但是看模样,绝对不差。
明天就要开始开始收割水稻了,与此同时是,稻田里的鱼也要开始运到城里售卖。
石养显然比自己的邻居要看的开。
“那陛下是否考虑过把云中都督府的胡人内迁到山南道和江南道各处开荒种地呢?”
“房相,如今已经收割了几十亩地了,最差的一亩也收了两百八十斤稻谷,这可比粟米的产量要高多了。”
“当真?”
不管是什么时候,吃饱肚子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你们也不用争了,大家自然都是希望看到薛延陀落慌而逃的情景,但是那个黑火药哪怕再厉害,在野外也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来。刚开始可能薛延陀人会被这声响给吓到,但是习惯了之后,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房玄龄的想法,显然是跟戴胄比较接近的。
“王爷,大捷!大捷啊!”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王府护卫骑着快马飞奔而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