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第390章 为帝王者,收集何物?
第390章 为帝王者,收集何物?
随着晨曦洒下,陈洛跟在宦者的身后,缓步踏入宫城。
今日未有早朝,故而宫外鲜有车马经过,如夜里那般静谧。
待到步入宫内,陈洛仅见着数名去往前殿办公的同僚,他们过来匆匆打个招呼时,见到前面引路的宦者,足以猜到大概的情况,当走岔路口处时,目光艳羡地回望陈洛的背影。
走至未央宫前,引路的宦者回过头来:“陈公,我先进殿去向陛下汇报一声,您在这殿外先等片刻。”
“好。”陈洛点头应下,耐心地站在殿外,顺便再组织了接下来的措辞。
没想到连一盏茶的时间都未到,那宦者便走了出来。
他拱手恭敬道:“陈公,陛下唤您进去。”
陈洛小步快走地踏上台阶,殿门处有专门的宦者替他推开大门。
刚一进殿,他便听见刘彻的声音从上首位置传来,“伯玉,你这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啊,朕也是想见你了,不然该让你多休息几日才对。”
“见过陛下。”陈洛先躬身行礼,接着笑说道,“一路上行程虽说颠簸,但我完成了赈灾之事,心里安稳踏实,何况想起回长安后可以见陛下,更是归心似箭了。”
刘彻听陈洛不急着表功,反倒说起“归心似箭”,嘴角便是微不可见地向上扬起,眼中满是欣赏,宛如望着一块璞玉。
不骄不躁,家世、能力、气度,个个都是顶尖,何况淮阴侯还专门认证了他的军事能力。
伯玉简直是有着名臣模板啊。
“伯玉此番赈灾完成得如何,朕是看在眼里的,尤其是采用‘工赈’的手段,是可以向大汉各地推广起来的好办法,换成朝中其他任意一位臣子,去办这事,都不如伱。”刘彻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单从陈洛这次的表现来看,称一句完美无缺,并不算多么过分。
“我昨日听赵大夫说,在我走后,朝中有不少人提出想要将我换下,而陛下则选择坚持相信我。”陈洛沉声说道,“故而这次赈灾成功,实际是陛下知人善任之功。”
得到夸奖,陈洛并未把功绩全部揽下,先把首功推给刘彻的“知人善任”。
于是刘彻嘴角又往上稍稍抬了几分,觉得殿内的陈洛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不由得连连提醒自己。
刘彻啊刘彻,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代明君,可不要因为某些好话便被蒙蔽了双眼。
不对,陈珣又非奸佞。
他肯定不会有欺上瞒下的意思,刚刚的那番言论,肯定句句皆是实话。
嗯,伯玉你给朕加大力度!
心里乐开了,刘彻照例关切问道:“那伯玉赈灾之时,可否遇见过什么难处?”
“嗯……没有什么难处。”陈洛应下,脸上却多出几分犹豫。
刘彻察觉,便追问道:“伯玉在朕这里,直言便是,若有什么难处,朕替你给解决了。”
于是陈洛装成迟疑的模样,再咬了咬牙,果决地将庐江太守的事情给全部说出。
原本他是打算之后让赵绾代为弹劾,上书揭露庐江太守试图吃拿卡要的行为。
可刘彻突然关心赈灾的过程,自己又怎能放过这个机会。
于是陈洛果断开始表演一番,再把庐江太守的事情直接捅了出来。
当时若不是自己果断从阳夏将陈谦请来,那庐江的赈灾工作便完全推行不下去,到时候把事情办砸了,庐江太守最多被责怪几句,却得了切实的利益,而自己的前途基本上就得断绝。
刘彻听完之后,原本上扬的嘴角顿时放平,眉头微微皱起。
“岂有此事?”
“确有此事。”陈洛认真点头,“一开始庐江是由平阳侯负责,庐江太守公然设宴,试图用贿赂手段去截留赈灾物资,被卫青斥责,直到我赶往庐江前,他们还以不作为的方式,去阻拦赈灾。”
他倒是没把阳夏陈氏给说出来。
毕竟陈氏长期未有其他出仕之人,若再说陈谦单靠着名头就吓住了两千石的太守,反倒会让刘彻心存忌惮。
“朕知道了,到时候会处理他的。”刘彻吐出一口气,表情恢复平静,话锋一转,“再说卫青,他回到长安之后,朕也召见了他,考校了一番,确实颇有才干,之前仅是平阳侯府中的骑奴,真是埋没了啊,所幸由伯玉你发现了。”
陈洛见刘彻不再提庐江太守的事情,便是知晓他心里已经想好了大概的解决办法,只是对方乃是两千石的官员,在这个层级上的操作,不适合与现在的自己说。
不过刘彻开始夸起卫青,这倒合了自己的意。
揉了揉下巴,陈洛笑说道:“卫青在这次赈灾里可谓助我与平阳侯良多,功劳甚至可以排在第三。
不过他的能力与品行灿若黄金,哪怕是夜里抛在道路边上,一样会被路人发现。
因此我发掘了卫青的能力,只不过我是恰巧最近过路的那个人罢了,谈不上什么功劳。”
他现在说的这些话,仅仅是个“引子”。
只需要刘彻接住这个话题,那自己就可以继续往下去深化发展,把今日谈话的节奏彻底掌握在手里。
“纵使世上黄金遍地,但多少人只顾着手里的二三枚铜钱,不去侧目看看道旁的黄金呢。”刘彻轻叹了口气,有些感慨,“要知道卫青之前一直是仆役之身,朕亦到平阳侯府去过,但从未关注到府中有这么一位有能力的年轻人,朕求贤如渴,尚是如此,遑论其他人呢?”
咬钩了!
陈洛心底顿时一喜,不过神态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他轻声道:“道旁的黄金耀眼,天下行路之人又何其多,总会有人看到它们,或许只是少了将他们献上的途径罢了。”
刘彻闻言,瞬间起了兴致,“那伯玉你来说说,朕该如何将这天下英才,尽数汇聚在朝堂之上,为大汉做出贡献?”
作为收集爱好者,他具有自己独特的观念。
凡夫俗子,收集金银铜钱。
勇武猎手,收集凶兽头颅。
豪商富贾,收集珍宝美人。
文人墨客,收集书画古玩。
而朕是帝王,是有志于名垂千古的帝王,那么要收集的自然是名将贤臣,是四方土地,是万国来朝,是诸夏华章!
与这些东西相比,再珍贵的珠宝也显得廉价不堪。
不过刘彻觉得自己现在的收集进度条,可谓空空如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