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总算是明白了刘彻突然看重自己的原因。

原来是自己和韩信的交流传出,大概是参与寿宴的那些人中,有人回到了长安,并汇报上去。

而刘彻得知,便是看重了自己的军略能力。这么一来,逻辑就通顺了。

别人猜不到刘彻未来的目标,但陈洛是明白他的展望。

刘彻不仅想要像他的父亲和大父那样,整顿国内,使得大汉国力更上一层,更是想要开疆拓土,扫平大汉周边的敌人。

想要击败外敌,则需要合适的将领统率军队。

那么刚刚得到韩信赞誉的自己,便是落入了刘彻的视野之中。

外加他原本就是刘彻属于信赖的那批臣子,属于只要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就立刻会在相关领域被提拔重用。

想清楚这点后,陈洛内心的疑惑便全然消失。

不过他猜到接下来估计会入宫面见刘彻,到时候正是自己直抒心中抱负的好机会。

与赵绾共同进入城中,再和其他那些前来迎接自己的臣子交谈片刻,这次相迎算是告一段落。

待到陈洛离开,那些臣子三三两两地结伴散去,交谈时不免有些感慨。

“后生可畏啊。”

“这般年纪,这般身份,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唉,我而立之年尚在地方担任县令,此子却是二十余岁便深得上心,比不得,比不得啊。”

“张兄话不能这么说,阳夏文贞侯这个岁数已经是御史大夫,淮阴侯这个岁数已经是大将军,还有……”

“别说了,别说了,喝酒解愁去。”

“去,哈哈哈,我同去。”

他们倒是想通了,有时候不要太过为难自己。

哪朝哪代没有出过少年英才,十几二十岁便名震四海,举世誉之。

而每个时期不也有老当益壮之辈。

姜太公七十好几才逢明主哩。

他们虽然二十多岁的时候没能有机会做成一番大事业,但说不准到了七老八十,能有彪炳史册的运气。

带着美好的幻想,这一行人笑嘻嘻地喝酒去了。

……

话分两头。

待陈洛回到府上,时间已经不算早了。

至于在赈灾过后便直接返回长安的李序,自己也没碰着。

他询问了家中的仆从,得知对方辰时便出门了,也不知道去做啥,到现在都未回府。

让仆从简单弄了些吃食,陈洛用过之后,洗漱一番,将赶路的疲倦除去,浑身轻松地坐在案牍前,开始默默思考起来。

他在路上想了很多计划与方案,但真要执行起来,还是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与操作。

在回长安之前,陈洛完全没想到今日会有这么多人根据旨意,来迎接自己。

不过这倒是件好事。

至少说明自己在刘彻心中的印象颇佳,专门了心思来安排,那么接下来大概率会单独召见自己。

要知道若不能单独召见,仅在早朝上汇报自己的构思,效果其实会大打折扣。

若是那般情况,自己只能匆匆抛出构想中的精华部分,去吸引刘彻的注意,但过早的暴露,同样会在朝堂上引发争议。

当然,今日天色已暗,宫门估计关了,刘彻应该会在明日再选择召见自己。

这正好让陈洛再能捋一捋思路,争取汇报的时候逻辑不会出现什么漏洞。

于是他取来一张宣纸,简单地在纸上开始勾画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与打动刘彻的说辞。

第一,大汉地方的贪官污吏,得治。

第二,前面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刘彻愿不愿解决?

第三,刘彻愿意解决的话,我可以提出什么建议,又用什么手段去解决?

第四……

一条一条问题罗列出来,陈洛并未困扰,反倒觉得思路更加清晰,这些问题在他的脑海中早有答案,现在将它们串联起来,梳理成了完整的体系。

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陈洛长舒一口气,缓缓伸了个懒腰。

案牍上那张宣纸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

陈洛捧起仔细扫视一边,再将它放在油灯上给烧去。

谨慎为先。

上面的内容若是传出,大概会有人给自己扣一个“妄揣圣心”的帽子。

做完这一切,他有了底气,安心地躺回床上,沉沉睡去。

翌日。

陈洛起了个大早,刚用完餐,便在庭院内碰见了李序,倒不知道对方是昨夜何时回来的。

两人刚交谈没两句,仆从便步履匆匆地赶来道:“禀主君,宫中来人要见您。”

闻言,陈洛稳重地点了点头,倒没有多少惊讶。

这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接着从宦官口中得知刘彻召见的旨意,按照惯例给了对方些赏钱,换得宦官喜笑颜开地在前面带路。

坐上马车,陈洛朝着宫城行去。

因为时间太早,路上的行人稀少,宽敞的街道没有丝毫拥堵迹象,陈洛畅通无阻地来到宫城外,让阿张在外面候着,自己便是跟在宦官身后,通过侍卫的核验,迈步跨过了宫门。

————

珣贺淮阴寿,与之论兵,得赞。

帝闻,待其归长安,遣群臣于城郊迎。

次日,诏珣入宫,谈甚欢。——《史记·维新侯世家》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